本报讯 (通讯员 吴杰 居萍 记者 陈晨 实习生 方卓尔)7月25日中午,江都路151号一家烧烤店门口,店主张磊正顶着烈日码放饮用水,汗水已浸湿上衣。不一会,穿黄色工装的骑手李师傅停下车,熟练地拿起一瓶盐汽水。张磊笑着递过纸巾:“今天太热了,进来歇一会吧。”
三年前,“流动党员”张磊带着烧烤秘方从吉林来到扬州创业。虽然党员关系留在老家,但他主动到广陵区曲江街道顾庄社区报到,不忘党员责任,当起了社区志愿者。看到骑手们取餐时汗湿的后背,他总想帮一把。特别是入伏那天,一个骑手中暑晕倒,促使他下了决心。次日一早,店门口就摆出了免费的矿泉水和盐汽水,并竖起了“爱心补水点”的温馨提示。
“刚开始还有人不好意思拿,我就主动递给他们。”张磊说,当第一个骑手红着脸道谢时,他意识到这瓶水不仅能解渴,更能传递暖意。现在,每天开店第一件事就是搬水,收摊前也要检查,确保补给充足。
张磊的善举在顾庄社区产生了连锁反应。两公里外安康路的鸡柳卷饼店老板周书龙,在社区微信群看到照片后,当天也支起了“爱心补水点”。
“一次,我看到一位清洁工大姐蹲在路边啃干馒头,立刻递过去一瓶水和刚做好的卷饼,大姐眼眶红了。”周书龙没多言,默默又往保温箱里添了几瓶盐汽水。
爱心,在传递。如今,顾庄社区的五条街巷里,五个“爱心补水点”连成一线。张磊的烧烤店旁,常有快递员来蹭凉;周书龙的卷饼店前,成了清洁工歇脚的地方;还有杂货店的王大姐、修鞋铺的老陈等流动党员,都以各自方式加入,延续着这份善意。
傍晚,张磊清点当日“爱心补水点”的存货,矿泉水、盐汽水不减反增。原来,顾庄社区也加入到爱心传递中,对五个“爱心补水点”启动了“蓄水”模式,只要补水点“水力不足”,社区网格员会立马骑着三轮车前来送水。
顾庄社区相关负责人说,这些爱心商户来自全国各地,却有着同样的身份——党员。一瓶水的重量很轻,但当它从吉林汉子的手中,传到淮安党员的店里,再递到每个奔波者的掌心时,便成了这座城市最动人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