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京 > 正文
南京:共同坚守,期待风雨过后是彩虹
2022-03-21 17:37:00  来源:南京文明网  

3月17日,疾风暴雨突如其来,南京最低温度降至6摄氏度,时不时刮起的7—8级大风更让人扎扎实实感受到“倒春寒”的威力。

但在疫情防控一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顶风冒雨奔波在封控区、居民小区、卡口、核酸检测点……他们,浑身湿透仍逆行向前,在风雨中成为城市最坚定的守护人。

核酸检测点:“志愿红”“网格蓝”为市民撑起爱心伞

“来,小朋友,抬起头,张大嘴……”3月17日下午2时,在南京市建邺区兴隆街道融侨中央花园核酸检测采样点,雨水冲刷着路面,淅淅沥沥打在帐篷上。医护人员正在为一名8岁小朋友进行咽拭子采集,从登记信息到快速完成核酸采样用时不到10秒。当天上午8点,建邺区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发布通告,于中午12点开始在莫愁湖街道、兴隆街道、南苑街道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共开设55个核酸采样点。

风大雨急,在建邺区吉庆家园,防疫工作人员、志愿者坚守在风雨中完成各项核酸检测工作,市民有序排队接受采样。

突然的大雨给现场管理带来了“挑战”。“我们昨天连夜再次查看了场地,重走一遍行走动线。早上雨下得密,风又大,所有的帐篷搭好就得固定到位,要不然一吹就翻了,耽误居民核酸检测。”早上9点多,融侨社区闵瑞正冒着雨协调各项工作,一切准备妥当再拉一拉帐篷的几个边角,确认是否牢固。

“小心淋湿”“请这边走”“我来扶您”……中午12时,核酸采样正式开始,现场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医护人员各司其职。热情的“志愿红”“网格蓝”主动为在雨中做核酸检测的市民撑起“爱心伞”。

前来做核酸检测的市民刘小姐排了几分钟队,冷得直跺脚,感慨道:“几分钟时间我都冷成这样,鞋都湿了,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们却要一站一整天,不辞辛劳,不惧风雨,为他们点赞!”

下午2点多,溧水区珍珠北路核酸检测点仍有市民排队。志愿者张斌当天早上7点半就来现场维持秩序了,这会他的鞋子和裤腿已湿透,声音也有些沙哑。

“我们原来有两个雨棚,但是地势太空旷,上午风又太大,被吹变形了。风大雨大,再加上降温,这股‘倒春寒’真是冷得刺骨。”张斌边说边跺了跺冻僵的脚。由于不时有人前来检测,团队没法临时转场,所有工作人员都在咬牙坚持。看到张斌满脸雨水,排队的市民主动把伞移过来为他挡雨。“谢谢你们的辛苦付出!”一位市民说。“也谢谢您配合!相信很快就能雨过天晴。”张斌说。

志愿者新力量:“90后”新婚夫妻“疫”线度蜜月

在核酸检测现场,活跃着一批“90后”“00后”的身影,成为防疫一线的新生力量。

玄武区玄武门街道西家大塘核酸检测采样点,一对“90后”新婚小夫妻利用婚假,在“疫”线度过别样蜜月。

室外风雨交加,一见到有人来,新娘沈媛立刻上前指导操作,雨水顺着她的帽檐流下,需要时不时抬手抹掉水珠,保持视线清晰。一旁的丈夫话不算多,检查结束后,会细心提醒居民小心脚下台阶。沈媛与丈夫原本打算前往三亚度蜜月,因疫情取消了行程,在看到玄武门街道发布的志愿者招募令后,夫妻俩第一时间报名参加。采样点正好位于南京爱情博物馆前,这也让蜜月期的夫妻俩颇感有缘。“平时工作忙,没时间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沈媛说,自己与丈夫的婚假还有几天,接下来的日子,只要社区有需要,他们就能顶上。

“00后”青年志愿者李舒捷在核酸检测点引导居民填报信息。

“00后”志愿者李舒捷被安排在建邺区沿河社区核酸检测点负责居民信息登记。“一些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我们会帮助他们。”李舒捷说:“我们是第一道关,服务周到一些,可以缓解焦虑情绪,提高效率。”一个上午下来,李舒捷脚累嗓子干,趁着中午休息猛喝水。不过,她觉得一切都很值得的。“很多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非常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知道我们是青年志愿者,还夸赞我们。”李舒捷坦言,有机会帮助他人,感觉非常有意义。疫情防控期间,她将一直与社区工作者、医务人员等一起,坚守基层一线,贡献青春力量。

“大白”上门检测:“我们淋雨没关系,样本不能淋湿”

17日上午10点,江宁区东山街道上坊社区网格员王文敏和医护人员张磊穿戴好全套防护服,手上拎着装有试管、咽拭子等物品的黄色医疗物资专用袋,向武成路88号商品房住宅小区走去。当天他们要为该小区8户21人提供上门核酸检测服务。由于手上满是物资,二人为了方便在雨中行走,没有撑防水性能更好的雨伞,只简单在白色防护服上套一层薄薄红色雨衣。

“你好,女士,我们是社区工作人员,马上为您做核酸检测,请出示下身份证……”二人敲开一户居民家门,王文敏负责做自我介绍,张磊娴熟地从黄色袋子中掏出棉签和试管。很快,张磊已完成样本采集,王文敏立即在人员统计表上打一个钩,快速向下一家走去。

江宁区东山街道上坊社区网格员和志愿者上门为居民做核酸检测。

转场途中,风雨愈发大了,没有打伞的王文敏和张磊低头弓腰,把采集好的样本塑料袋护在怀里。“我们淋点雨没关系,可不能让采集样本淋雨。”王文敏说。

据介绍,当天上午,上坊社区共出动5组10名工作人员,为辖区45户、49名居家健康监测人员提供上门核酸采集服务。

交通卡口:湿透的裤腿与冷掉的盒饭

交通卡口是疫情防控的外围“哨点”,网格员、志愿者们不分黑夜白天值守,为城市筑起“防疫墙”。

“师傅,你这是外地车牌啊,来这边做什么?有没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17日下午1点,在浦口区永宁街道西葛社区西葛老街入口处,网格员薛明曦穿着雨衣,正在对一辆皖M车牌的车主进行“劝返”,他身后的白色箱子里面放置了雨伞、矿泉水和未吃完冷掉的盒饭。箱子后面,因为昨夜大风而刮倒在地的蓝色帐篷还没来得及收拾。“西葛社区一共设有6个卡口,这是其中之一。”薛明曦告诉记者,老街以商户居多,且与安徽滁州来往较为密切,人流量较大,一上午他已经排查了30多辆来往车辆,劝返了8辆外地车。

在浦口区永宁街道西葛社区卡点,网格员薛明曦穿着雨衣,正在对往来车辆进行登记排查。

在宁杭高速公路主线入宁查验服务点,臧茂荣和同事也正在认真查验、分流每一辆来宁车辆。从早晨8点上岗,他们一个班组8个人要坚守12小时,一直到晚上8点与夜班组交接。昨日上午10点,记者在现场看到,尽管查验点的工作人员们都穿着雨鞋和雨披,但因为风大雨大,他们的衣裤早已湿透。

除了查验来宁人员车辆的健康码、行程码,以及中高风险地区人员的核酸检测报告,查验人员还会为过路车辆提供指路服务。“比如往山东、苏北方向的过路车,我们建议他从栖霞山大桥绕行,往河南、安徽方向的过路车,就建议他们从绕越高速上大胜关大桥绕行。”臧茂荣说,“有的路过车辆不了解南京的疫情防控政策,只是跟着导航走到我们这边,为了避免他们反复接受查验,我们建议他们走便捷的外绕线路。不少司机对我们表示了感谢。”

封控管控区:“我的‘鸡窝头’是最酷的发型”

封控管控区是防疫压力最大的前线,防疫人员既要安排好老百姓的居家生活,更要灵活应对形形色色的临时诉求。

被列为管控区的江宁区东山街道爱涛尚逸华府小区,居住着787户1800多人。17日上午11点,小区西南门处,雨水淅淅沥沥打在临时支起的帐篷上,身着红马甲的杨俊正忙着统计居民各类诉求,裤脚和鞋子已被飘进来的雨淋湿。“小伙子,我的药今天就要吃完了,你们能帮忙去医院拿些药吗?”电话那头的声音听上去非常着急。经过详细询问,杨俊了解到老人姓陈,今年70岁,患有冠心病,亟需当天前往江宁逸夫医院取药。“奶奶您别担心,我们马上安排人去您家拿药单和医保卡,今天一定把药取回来。”杨俊一边记录下详细需求,一边安抚老人。

曹伟动身开车前往医院取药。街道供图

下午1点半,拿到陈奶奶的药物清单和医保卡后,曹伟和另外一名志愿者迅速换上防护服,戴上N95口罩、眼罩和手套,开车奔往江宁逸夫医院。一路上,雨刮器不停扫着玻璃,曹伟既要时刻关注着车窗外的车辆行人,还想着快一点把药取回去,不一会后背竟出了一层汗。挂号、开药、取药……两小时后,药物顺利取回,转交到陈奶奶手中,曹伟这才暂时松了口气。穿着防护服风里来雨里去,他早已被汗水浸湿,头发也成了“鸡窝状”,但他跟同事调侃“这是最酷的发型”。

“阳光总在风雨后,希望这场大雨过后,我们都能迎来彩虹。”曹伟说。(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

责编:孙婷婷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