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京 > 正文
全国劳动模范朱春华:人勤“春”早香更浓
2022-04-26 15:27:00  来源:南京文明网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曾受到了不少质疑。他放弃了铸造工工作,当起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努力学习先进农业技术,积极应用推广新的农业生产模式,成为新时代种粮大户新农人。他通过科学种田、规模种植,带动乡亲们共享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成果。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南京市六合区春华家庭农场农场主、插秧机操作工朱春华。

勇吃“螃蟹”,当起了新型职业农民

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朱春华,十几岁就开始种田,后来从事铸造工作。在打工的日子里,从小机灵、善于思考的朱春华发现,农村传统的耕作模式存在投入成本高、土地产出低、科技含量低、经营管理粗放、水稻加工销售困难等诸多问题。“那时候家里有几亩田,一年忙到头只能保证全家人的口粮,根本不指望赚钱。”朱春华回忆说,当年他还必须在农闲时外出打工补贴家用。

“我生来就是一个农民,国家建设也需要农民,要不然大家吃的粮食谁来种,老百姓的饭碗谁来保?”思虑再三,朱春华决定放弃当铸造工,做个职业种粮人。2012年,41岁的朱春华发现规模种植“大有可为”,他准备承包土地专职种地,但是遭到了父母的反对。原来,老两口深知种地的艰辛,不希望儿子一辈子种地。那时朱春华儿子刚上大学,了解国家支持规模化种植的政策,觉得这一块是有前景的。儿子的支持让朱春华不再犹豫。经过多方考察论证,他看到了科学种粮的曙光,必须实行集中种植,形成规模才能节约成本。他承包了200多亩土地,当起了职业农民。

科学种田,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

承包的这200亩土地,再不是靠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方法来耕种。朱春华自费订阅专业报纸,积极参加中组部、农业部和省市区组织的各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青年农场主培训等,定期邀请栽培、植保、耕保等方面的专家到田头进行实地查看指导,粮食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得到有效运用。在政府的补贴下,朱春华购买了新型农机设备。农场各方面的运作出乎意料的顺利,承包第一年就赚了12万元。

尝到甜头的朱春华越干越有劲,承包的土地也越来越多,目前已经达到了1200多亩。近年来,他积极帮助乡亲实施秸秆全量还田技术,进行农业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将农场种植中的新技术,农业生产现代化模式积极推广给周围群众。在他的技术推广下,周边农户水稻亩产年年创新高,水稻机插秧的亩产都到达或超过1300市斤。每逢春节到来之际,或者其它特殊的困难时间,他还拿出部分资金救济身边的困难群众。“一个人的成功并不算成功,只有大家把农业技术搞上去了,才是真正的成功;一个人的富裕并不算富裕,只有大家共同富裕了,才是真正的富裕。”朱春华如此说,也如此做。(南京市总工会)

责编:孙婷婷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