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宁生在给学生上课。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摄
8月28日,云南曲靖茨营中学初一新生报到。孙宁生找到班主任,要到了新生中原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名单——8人。“去年是17人,农民的生活确实越来越好。”孙宁生边说边将8人姓名记下,又从抽屉里取出800元作为9月新增的资助经费,放入一个大信封。
2011年1月13日,K155次列车汽笛鸣响,将孙宁生送进乌蒙山区。11年来,受到孙宁生直接或间接经济资助的贫困学子达322人,其中有9名孤儿,资助金额近百万元。
71岁的孙宁生,人生坐标图上只有一个前进方向——教育。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孙宁生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南师附中”)的讲台上站了29年。退休第一天,他背起行囊,进山支教。
“我要成为大山深处的播种人。”孙宁生在笔记中写道。
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孙宁生总是不厌其烦地指导。
播种——用读书垫高山里孩子的人生
“我要做那个播种人,哪怕种子暂时没有发芽,只要能孕育梦想,总有一天也能开花结果。”
——摘自孙宁生笔记
茨营中学教学楼外立面有一排字——读书垫高人生高度。这是孙宁生提议后贴上的。
茨营中学海拔1860米,最远的学生家在哈马寨,海拔3200米。2022年秋季开学,孙宁生照例带着地图,揣上指南针、一袋饼干、一壶水,跋山涉水去名单上每一个孩子的家里家访。运气好时,他能碰到牛车捎带一程。
贾文娟是孙宁生2011年首批95名资助对象之一。
贾文娟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父亲赚的钱仅够吃饭。小姑娘很懂事,一有空就帮母亲采摘桑叶,养蚕贴补家用。看着贾文娟又瘦又小,时常背着一筐比自己体重还要重的桑叶走上三四里路,孙宁生心疼不已,“贾文娟以后的生活费和学费我来承担。”他对贾母说。这个朴实的农妇连说不行:“两个姐姐的学费都是您帮忙解决的,怎么能让您再烦神?”孙宁生反问:“我没有孙女,贾文娟就是我的孙女,爷爷为孙女花钱不是顺理成章的吗?”
贾文娟考试经常不及格,对未来也没有目标,孙宁生就一遍又一遍对她说:“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目标,没有目标就像闭着眼睛走路,只能东摸西撞,弄不好还会跌跟头。”小姑娘听进去了“爷爷”的话,发奋努力考取了曲靖市护士学校,2019年又通过了只有3%通过率的专升本考试。
“没有孙老师就没有现在的我”,这是记者在云南采访期间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但在护士袁志芳口中,这句话变成了“没有他可能就没有我”。
无父无母的袁志芳姐弟俩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全家只能靠外公拖垃圾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孙宁生见惯了一贫如洗,第一次到袁志芳家时还是吓了一跳:没有衣橱,衣物全摊在床上;没钱安装自来水管,喝水要去河里挑;年迈的外婆总是唉声叹气,孩子眼里没有神采。
孙宁生在给新升入初三的学生上“人生目标、人生规划”主题班会。11年来,他会在开学第一周给所有初三学子讲述自己的学习经历,激起大家学习的斗志,这已成为这个编外老师的“开学第一课”。
性格孤僻的袁志芳因受到同学欺负曾试图自杀,孙宁生小心翼翼藏起怜悯与痛心,冬天准备棉衣,开学送上文具,一步步带她走出阴霾。初中毕业后,袁志芳进入曲靖市职教中心护理班念书,后又在当地医院实习,孙宁生隔三差五“顺路”去看她,“好好学习,以后孙老师的身体就交给你照顾了。”袁志芳至今想到这些还会红了眼圈。
现任茨营中学校长赵小郭来学校之前就听说过孙宁生的名字,认为这人简直“不可思议”。与孙老师共事后,他觉得“更加不可思议”。
“这人没有私心,一心一意为了学生。”赵小郭观察了很久,得出这个结论。今年茨营中学有132人考上高中,孙宁生自掏腰包买来132盏台灯作为礼物送给学生。“他平时就两身衣服,一洗一换,生活极其简朴,大部分退休工资都用在了学生身上。”赵小郭说。
老校长王德寿清晰记得11年前的那一天、孙宁生和他手中拿着的教师资格证。
那时的茨营中学十分破旧:教室没有任何电教设备;门窗玻璃损坏了三分之一,冬天寒风呼呼灌;桌椅破烂,宿舍漏雨,水龙头经常放不出水……“这个学校条件不好,资金缺口大、师资缺乏,从来没人来我们这里支教。”王德寿直言不讳。“我可以募集图书,为学校建一间图书室;可以上地理课、历史课和政治课;还可以想办法筹集旧电脑……”孙宁生再三强调,自己做的全部免费,“不给学校添麻烦。”
身高超过1.8米的孙宁生瘦削挺拔,固执地站在王德寿面前,如同一株白杨。“欢迎。”王德寿笑着伸出了手。
孙宁生没有食言。他取出公积金账户里全部资金3.4万元,2.8万元建了一间52平方米的板房,6000元购买书柜、修理二手电脑。“用住房公积金来建房子,专款专用,天经地义。”他笑说。同时,南师附中老同事刘少青帮他在校园网发出捐书倡议,一批批图书源源不断寄到了茨营。2011年底,这间简陋的图书室筹集图书9600多册、杂志3000多本。学生每年人均借书11本。
孙宁生带着地图,揣上指南针、一袋饼干和一壶水,跋山涉水去贫困户名单上每一个孩子的家里家访。
每年夏季开学,孙宁生都会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家家访,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
守候——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是个慢活
“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是个慢活,不可能立竿见影,如同在田地里播种,种子撒下去,总要过一段时间才会生根、发芽……”
——摘自孙宁生笔记
8月28日晚,校园里树影婆娑。孙宁生踏着月色回到已成危房的宿舍。
学校为教师新建了廉租房,也为孙宁生留了一间。可孙宁生坚持当初“不给学校添麻烦”的承诺,还是那间老宿舍,还是那件穿了10年的南师附中110年校庆纪念品衬衫。
生活上的这点苦,中学没毕业就“上山下乡”扎进苏北农村10年的孙宁生甘之如饴。最累的是和“读书无用论”作斗争,哪怕孙宁生倾尽全力,仍有学生离开课堂。
在南师附中任教的范亮是孙宁生的学生,2016年夏天他第一次去云南,在田里找到孙宁生时,孙老师正顶着烈日与一名干农活的女生说话。女生叫于丽,已是第三次辍学了。
一次,孙宁生发现于丽好几天没来上学,打听得知她父亲因肝癌去世了。他跑到女孩家里,傍晚时分,家里黑乎乎一片,孩子哭着说,继母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席卷一空跑了,连灯泡都没留下。“你还有孙老师,以后你只能靠自己,更需要靠读书改变命运。”孙宁生的鼓励让于丽回到课堂。
于丽又“失踪”了。和大伯生活在一起后,于丽觉得与其继续花钱读书,不如做农活帮大伯减轻负担。“哪怕你要打工,也要等到初中毕业,有了毕业证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孙宁生跑到于丽大伯家,保证孩子的生活费由他解决。因为担心孩子再次“失踪”,又给她买了个手机充了半年话费。
戴金梦是被孙宁生从烧烤店里拉回学校的。
2020年,成绩中上的戴金梦多日没来学校。得知她可能去镇上的烧烤店打工,孙宁生急了。烧烤店多在晚间营业,天黑后,他乘公交车跑到镇上,一家店一家店地找。令孙宁生欣慰的是,打了几天工,戴金梦饱尝辛酸,决定还是要好好学习。
“我见不得孩子受穷、见不得穷孩子辍学、见不得穷孩子调皮捣蛋。”因为“见不得”,孙宁生将一名又一名学生从田间地头、饭店餐桌间、小卖部柜台后拉回课堂。
陈浩琪是2015级学生,妈妈去世了,父亲在城里建筑工地打工,她和弟弟跟着爷爷生活。小姑娘是老师眼中的“差生”,不过孙宁生从未另眼相看。陈浩琪没钱交班费,孙宁生毫不犹豫掏出10元钱。她以看病为由请假,跑去烧烤店打工,孙宁生再三叮嘱“看完病就回来”,又在孩子被找回后殷殷教导:“以后要努力呀。”中考前夕,陈浩琪告诉孙宁生:“我念不下去了,打算进城打工。”孙宁生愣住了。女孩含着泪说:“对不起,孙老师,我知道你是真心关心我,学校里只有你没有骂过我……”
一年后,一名学生告诉孙宁生在一家手机店看到了陈浩琪。孙宁生立刻赶了过来。女孩长大了,穿着一件起了球的旧衣服。她告诉孙老师,自己刚用打工赚的钱给上学的弟弟交了材料费。“那时候我太任性了,什么事只想自己。”陈浩琪低声说,再也不见之前的肆意张扬。
顿时,一股暖流从孙宁生心里涌出,这粒小小的种子终于发芽啦!
课间,孙宁生在图书阅览室为学生们制订阅读计划。
传承——要像孙老师一样散发温暖
“我经历过穷,见不得穷。只有教育扶贫才是阻断贫穷代际传递的根本手段。”
——孙宁生说
孙宁生知道贫穷的滋味。小学时,父亲生了重病,家里连学费都凑不齐。
孙宁生尝到读书的甜头。初二那年,他到扬州宝应插队,远离课堂却无一天不读书。1978年考了个宝应高考文科第一名,他如愿以偿进入高等学府,命运从此改变。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可有时,偏远山区的孩子连站上起跑线的机会都没有。”20多年前,孙宁生去宁夏西海固地区学习时遇到一个捡垃圾赚学费的小姑娘,“我把身上所有的钱都给她了,她却红着眼睛告诉我钱不够,她还有两个姐姐也要上学。”
那之后,孙宁生用了10年时间走过海南、内蒙古、宁夏、东北等地,寻找适合支教的贫困山区,并为此锻炼身体,每周雷打不动爬一次紫金山。
一次,孙宁生在云南遇到一名导游,曾在曲靖乡镇当老师,后因收入太低改了行。导游透露,当地师资缺乏。他又想起曾看到一份名单——一名志愿者梳理出“全国最需得到帮助的希望学校”,其中3所就在曲靖。“就去这里吧。”孙宁生自己也没想到,这一去就是逾十年。
万里山路,踽踽独行。
在学生范亮眼里,孙宁生的心就像一块无限大的海绵,装进了一名又一名学生,就连他这个多年不曾联系的学生打去电话,孙宁生都能一口报出名字。哪个孩子交不起学费,他悄悄垫上,哪个孩子吃不饱饭,他带回家添双筷子……
在女儿孙倩记忆里,家里总有陌生的哥哥姐姐来“蹭饭”,自己生病时却只有母亲陪伴。曾经跟他一起插队的妻子不理解他,教育背景、思想观念的差异,让他和妻子渐行渐远。认为“父亲对学生的爱超过对自己”的女儿越来越委屈,不知何时起不再和他说话。
孙宁生始终关注着女儿,他从带过的学生那儿默默收集女儿的消息,结婚了、升职了……他为女儿骄傲。可他又有着知识分子特有的固执,单纯地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当时我是班主任,不得不……”说起女儿,孙宁生想辩解,可开了口却再也说不下去。
德不孤,必有邻。
8月14日下午,早已毕业的王富兵走了1小时40分钟山路来到茨营中学,只为看一眼“孙老师”。十几年前,还在上小学的他就听说“茨营中学有个用退休工资资助学生的孙老师”。进入中学后,孙老师不仅给他生活费,还鼓励他多读书。如今,25岁的王富兵在盐城一所中学当地理老师。孙老师温柔的鼓励、和煦的笑容,他一直记心上,遇到班里家境贫困的孩子,他会格外关照。“我也想成为一名散发温暖的老师。”王富兵说。
在贵州民族大学念书的王姝烨也来了,拎着6个苹果和一把葱。“他是我生命中的贵人。”看到许久不见的孙老师,王姝烨眼圈一下红了。王姝烨自幼丧父,没有文化的母亲靠养蚕抚养一双女儿。面对家庭的变故和母亲的白发,王姝烨曾经对未来十分迷茫:是辍学帮母亲干农活,还是继续读书?读书后自己又能做什么?关键时候,孙宁生不仅资助了她,还鼓励她从书籍中寻找人生方向。“我找到了,我要念博士,要留校任教,要像孙老师一样教书育人。”王姝烨加倍努力,大二当上了学生会主席,还在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中获二等奖。
今年刚考上大学的刘东国,正在乡间小路上与孙宁生憧憬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
此心安处是吾乡。逾十年的支教生涯后,孙宁生选择把家安在了曲靖。
乌蒙磅礴,《七律·长征》描述了红军战士在乌蒙山区不畏艰险的乐观精神。这一路,同样的壁立千仞、碎石嶙峋,孙宁生的“长征”也不孤独,有山里孩子的陪伴,有山外学生的牵挂,“一条道走到底了”。(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茸 郑晋鸣文化人才工作室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