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京 > 江宁 > 正文
南京江宁:“三个三”模式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运行质效
2024-07-29 15:55:00  来源:南京市江宁区文明办  

江宁区积极探索提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运行质效的方法路径,围绕统筹调度、项目策划、群众活动、宣传宣讲等四大中心功能,着力提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一、整合资源搭平台,“三动赋能”夯实文明实践“主阵地”。一是拓展延伸,服务联动。充分发挥中心软硬件优势,实现中心、所、站联动融合,通过“中心搭台、所站唱戏”,引流所、站等各类活动36场在区内交流,以群众参与度、满意率、回头率对活动质效进行评估,进一步推进文明实践良性互动和常态化运行。二是资源下沉,赋能所站。统筹文旅、科技、医疗、消防、司法等区级实践资源,将文明实践、典型事迹宣传与“江宁之春”街道专场和送戏下乡相融合,服务更多群众。组织专业消防车、消防员进小区、企业、校园等多场景,开展消防安全文明实践活动300余场,进一步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三是深化融合,线上驱动。联同区融媒体中心、教育局策划先进典型故事“诵读学传”活动,在江宁综合广播FM885开通专栏,以身边典型为原型,发动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美德音频故事的创作录制,推出美音故事20篇,共同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

二、精准打造促参与,“三气齐聚”共画文明实践“同心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精心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2500余场。一是理论宣讲“接地气”。紧扣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对宣讲内容“精准加工”,用“小表演”讲“大道理”,将“普通话”变“地方话”,不局限于理论宣讲室、庭院课堂、板凳课堂等理论宣讲阵地,积极融入群众文化生活,把理论宣讲嵌入为民服务中,让群众在享受服务的同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效果。二是实践活动“冒热气”。持续实施文明实践夜间模式、假期模式,充分对接群众需求和所站供给能力,利用周末、晚间时段,结合“我们的节日”“学雷锋”等主题,打造科普实验课、诵读技巧课、瑜伽健身课等常态化、多样化的“幸福课堂”,参与人数超3万人次。三是移风易俗“树正气”。发挥区心理学会力量,将婚俗改革与心理学有效结合,推出“婚姻家庭四部曲”丛书。依托各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搭建家庭文化宣传教育阵地,探索婚姻家庭文化知识集中讲座等宣传教育模式,引导全社会形成新时代“风雨同舟、相濡以沫、责任担当、互敬互爱”的文明观念。

三、优化创新焕活力,“三大品牌”激发文明实践“新活力”。一是深化“上元夏之夜”品牌。挖掘、发动社区能人,小区宝妈、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文明实践,开展龙西“‘星光’篮球赛”、露天电影放映活动、“夏季江边音乐会”、“新洲欢乐夜”儿童跳蚤市集等文明实践活动85场,以“接地气、集人气、有生气”的服务方式,点亮群众“夜”生活。二是设计“文明实践带”品牌。托全区红色教育基地、科普研学基地、沿江文明实践阵地等资源,设计并发布“长江文化”“红色文化”2条文明实践带,8条特色线路,通过串点成线,形成合力,组织开展“探寻红色印记”“长江与电力科普宣传”“‘小状元’红色讲解员培训”等35场活动,进一步增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供给能力,提高文明实践的吸引力和参与度。三是发布“文明实践伙伴计划”品牌。联同南京传媒学院、同曦男篮俱乐部、江宁供电等9家单位,启动第一批“文明实践伙伴计划”,依托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开展“艺见江宁·艺起幸福”文艺汇演、长江生态科普教育课堂、“小诗仙大挑战”等文明实践活动,为基层提供队伍、阵地、项目等优质资源,让文明实践真正能够热在基层、热在群众。

责编:江宁文明办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