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南京市江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围绕“我们的节日·春节”暨“温暖秋冬”活动主题,以东山街道为样本,带动全区各实践所站开展别开生面的文明实践活动200余场,吸引了众多居民的热情参与,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让居民们感受到年味十足的“中国年”。
非遗韵动春潮涌,谱写文化传承“新乐章”。一是联合老干部局、文联、梁台诗社等单位,将“蘸”满祝福的手写春联福字送至居民手上,用墨香温润每一颗心灵。二是邀请“中国好人”江永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戴厚芳,带领居民体验剪纸、篆刻、拓印等非遗技艺,在妙趣横生的非遗互动体验中品味传统。三是线上推送、线下展示举办“赏年画·过大年”系列活动,一幅幅蕴含着美好寓意的年画颜色鲜艳、造型生动,让传统年俗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便民服务贴心行,打造节日生活“便利圈”。一是以文明实践“幸福课堂”为载体,借鉴传统的“赶集”形式,组织社区邻里节、新年生活市集等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集市,开展理论微宣讲、法律咨询、爱心理发、便民义诊、衣服缝补等实践活动。二是线上推出“品暖胃美食 赏冬日美景”等春节出行计划,围绕江宁美食、风景区、民宿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等元素,打造“吃喝玩乐住”一站式春节假期“新玩法”。三是围绕“缤纷的冬日”主题,打造“萌娃跳蚤市场”,鼓励青少年将自己的玩具、书籍、手工艺品等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易,体验公平买卖和劳动的快乐,形成勤俭节约、同伴共享、自主自立的意识,全面提升未成年人综合素质。
移风易俗迎新貌,奏响社会文明“和谐曲”。一是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发动“文明种子”宣讲团,用乡言乡语倡导居民们自觉抵制婚事中的铺张浪费、恶俗婚闹等不良现象。二是创新开展“移风易俗对对碰”趣味游戏,将文明新风融入到剪纸、书法等当中,让传统韵味和文明理念交相辉映。三是发动居民志愿者自编自演移风易俗情景剧、快板、三句半,制作《倡导文明殡葬 推进移风易俗》倡议书、《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承诺签名板,在寓教于乐中加强移风易俗的宣传引导。
温情慰问润心间,绘就佳节关怀“暖心图”。一是结合“全民阅读·春风行动”,文明实践志愿者结对团干部走访慰问困境青少年,送去书籍、绘本和“新年微心愿”礼包,让希望的种子在新春里生根发芽。二是深入辖区独居老人与行动不便者家中,带着精心准备的节日礼物和满载祝福的春联,献上热腾腾的饺子,清扫灰尘迎春来,文明之光温暖了每一个需要关怀的角落。三是开展“两新群体”新春关爱活动,实现双向奔赴的温情,既送上新春礼包与节日问候,也倾听他们的心声与需求,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节日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