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园9栋1201的业主投放厨余垃圾0.45千克、可回收物1.6千克、其它垃圾1.78千克……”自从小区里有了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点,居民每次投放垃圾时都要看一看屏幕上的数字,每日、每周、甚至整月的垃圾分类数据都显示得一清二楚。
据了解,为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南京市建邺区沙洲街道从2022年2月开始,重点助推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截至目前,已在辖区内12个社区全面覆盖“两网融合”收运体系,完成垃圾分类信息平台与智能分类回收点、微信小程序、分拣贮存转运站等数据传输,建有基础数据库支持投放数据溯源、积分管理、便民服务点、视频监控及大数据分析等相关基础功能。运用数字化管理,实现对可回收物回收量、积分卡使用、分类准确率等数据的实时监测,掌握实际运行情况,实现动态监管。
沙洲街道在没有搭建“两网融合”收运体系前,居民家中的低价值可回收物(如玻璃、泡沫、塑料、包装箱、衣物等),因为回收价值低,很多都被当成垃圾扔掉。而通过后台数据分析清晰得出,分离出来的低价值回收物占比40%——也就是100吨的其他垃圾里,有40吨低价值可回收物,而这些乱丢的可回收物不仅挤占了垃圾桶造成垃圾漫溢,还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据沙洲街道垃圾分类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自“两网融合”收运体系运行以来,辖区内54个生活小区已有40个小区撤掉了备用桶,按现有240L其他垃圾桶装50公斤其他垃圾计算标准,共释放了800个其他垃圾桶,大大缓解了小区由于撤桶并点,其他垃圾桶承载不足的窘境。同时由数据分析得出,2月体系未搭建前,高、低价值回收物数值平均0.2吨/日,3月-4月体系初步建成后增至1.5吨/日,5月-6月稳步增至3吨/日,7月1日至7月31日后台数据显示日均已远超3吨,实现高、低价值可回收物月过100吨。同时,在小区内搭建智能可回收点“兜底回收”高、低价值可回收物,外围设便民服务点,以激励+奖励的形式,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就能享受到街道提供的便民服务,从而推动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沙洲街道垃圾分类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垃圾分类是对居民自觉性的考验,也是对城市基层治理能力的摸底检验,而垃圾分类“两网融合”收运体系的搭建,不仅可以减少人工、收运、末端处理、设备损耗等财政成本,实现资源循环,更能激励居民共同参与监督,促进实现垃圾源头减量,让垃圾治理之路越走越通畅,开启更加美好的绿色生活。(南京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