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南京市浦口区把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制定《浦口区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幼儿园线上学习与生活实施方案》,线上教育中突出爱国主义、公民道德、公共卫生、生命意识和心理健康等教育。各文明校园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因校制宜、创新教研方式、加强线上指导,以“云端”相聚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德育、体育、美育、劳动、心育等课程,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线上德育:人人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立正敬礼、高唱国歌,虽然身在房间,面对的着的是一个个屏幕,庄严肃穆也不亚于身处校园广场。线上教学以来,“云升旗”仪式成为浦口区各学校每周教学最为庄严的时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实施线上教学之前,浦口区教育局首先落实好线上德育教学课程安排。浦口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圆满落实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之外,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区教育系统组织骨干教师从疫情知识、科学防控、责任担当、致敬英雄、家国情怀等方面确定主题内容,制作微课,分享至各校班级群,为学生提供线上学习的资源,教育引导学生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南京书人实验学校学生吴徐梓瑶防疫绘画作品
此外,还结合居家学习情境,开展“家庭节约我做主”主题活动,注重培育学生家庭美德。通过观察、与父母交流家庭日常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学习用品、水电气的使用、食品的存储、剩饭剩菜、日用品、购物等方面),与家人共同制定家庭节约方案,争做文明家庭。学校老师也将日常家访改为“线上家访”,保持与家长的密切沟通,及时反馈学习生活情况,共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南京市江浦实验小学滨江分校还组织学生在家中收看“天宫课堂”,引导学生关注航天科普知识。这堂别开生面的太空知识科普课,孩子们跟着三名宇航员学习了实验原理,获得了科学知识,激发了孩子们对宇宙的向往、对科技的热情。
线上体育:居家锻炼强体魄
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居家不外出,锻炼成了问题。同时,线上教学使得学生相较课堂教学面对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屏幕,长时间久坐,身心精力消耗更多,保持适量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能力的需求更加迫切。如何开展居家体育锻炼、保持学生身心健康是一个急迫的问题。
为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浦口区教师发展中心的研训员组织体育骨干教师拍摄了45个“我爱运动”居家锻炼小视频,通过班级QQ群或者微信群发送给学生和家长,方便学生运动锻炼。根据身心发展情况,制定了《浦口区小学生居家期间体育与健康学科在线学习实施方案》,指导全区各学校开展线上体育教学。针对初中学生,在上午时段安排开合跳、高抬腿、平板支撑、跳绳等运动项目供学生自行组合,在下午时段安排花式踢毽子、双飞(花式)跳绳、仰卧起坐等运动项目,在体育教师指导下提升体能,保持身心健康。
在此基础上,各学校还在教育局指导方案基础上,制定各具特色的线上体育教学课程。石桥小学编排了“疫情居家课间操”,给居家学习生活的孩子们带来朝气蓬勃的力量;江浦实验小学则结合国家体质监测项目内容,编排韵律操和基本体操,指导学生每日练习。根据农村学生较多,具备独立院落等情况,浦口区大桥中学则适当安排了跑步、打羽毛球、打篮球等运动项目,指导学生每日开展体育锻炼。
线上美育:e起感受美、传播爱
“快乐而有意义的生活要善于发现美,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宗旨之一就是要向学生传递美、让学生感受美。”浦口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围绕“九项行动计划”,全面实施“义体生命涵养工程”浦口区教育局精心编制线上美育课程,让学生提升感受美的能力,居家也能善于发现生活的美、感受生活的美。
教学阵地从教室变成居家,书法课、音乐课、美术课等各课程教学老师在网络平台各显神通:书法老师通过着屏幕指导学生临摹字帖,保持正确握笔姿势;音乐老师在教学平台播放乐曲,共同感受美的旋律;美术老师滚动播放教学PPT,讲解各种美图的构图、线条、色彩,解析美的各种呈现……
同时,各学校还鼓励指导学生学习“最美逆行者”的光荣事迹,围绕“携手齐心前行,静待花开疫去”等疫情防控主题进行艺术创作,用双手创造美、传播爱。学生创作出《防控疫情 中国加油》《防疫画报》《拒食野味》等书法、绘画、音乐作品,在陶冶情操的同时,也传播了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线上劳动:变身居家生活小能手
青椒炒鸡蛋、芹菜茶干炒肉丝、烧菜苔……在浦口区实验学校6年级1班班级群,劳动课展示变身“美食大比拼”,班级同学各显身手,展示拿手菜。一张张美食图片令人食欲大增,隔着屏幕也感觉饭菜香气扑面而来。
“主动帮忙洗碗,叠好自己的被子,烧一道简单的家常菜,维护个人和家庭环境卫生.....同学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种习惯,更学会了一项生活技能,养成了一种勤劳的品格。”浦口区实验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疫情防控、居家学习的特殊时期,该校将劳动教育的触角延伸到学生家庭,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家庭劳动教育。此举还可以增加亲子交流,用亲子互动培养爱的力量流,让孩子享受到劳动的快乐,培养了他们一份责任与担当。
在《浦口区小学劳动技能线上学习指导建议》中,浦口区教育局向广大同学和学生家长发出建议,增强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理”的思想,学习交流生活小窍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同时注重加强手工劳动,提升学生动手能力,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开展制作小小降落伞、创意制作等指导课程,在动手制作同时也启发学生思考背后的科学原理,提升学生理解领悟能力。
线上心育: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疫情期间,在居家学习的情境下,孩子们可能是比较兴奋的(请家长们真诚的换位思考),面对孩子们的兴奋,家长们的感知则会更加敏感。身为家长,我们需要关注哪些呢?”线上教学伊始,南京市金陵中学浦口分校就制作温馨提示电子海报,在学生家长群推送,提醒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营造和谐的居家学习氛围。海报中,学校从觉察不良情绪、改进沟通方式、恰当的批评指正、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等方面给出应对建议。“良好的亲子关系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爱、鼓励、情感关怀、有效陪伴,是孩子的美好人生的强大助力,心中有爱,方能致远。”该校相关负责人说。
线上教学开展以来,浦口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全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专门印发《关于实施浦口区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心理关怀十件事”的通知》,发布《致全区家长的一封信》,坚持把师生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通过多种形式实施心理关怀,消减疫情对学习生活的影响,全力保障全体师生的心理健康。
浦口区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和“陶老师”工作站浦口分站充分发挥功能作用,在“浦口e起学”资源平台分学段分年级录制上传“如何进行自我管理”“怎样缓解焦虑”等32个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向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微课视频供学生开展线上学习。各学校还组建心理援助志愿服务队,持续及时地为广大师生及家长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咨询等服务,对涉及隔离管控、居家健康观察的师生建立“一对一”联系机制,持续跟踪了解师生居家期间学习、工作、生活以及身心状况,时刻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