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苏州 > 正文
昆山:走出乡风文明金光大道
2020-07-08 10:23:00  来源:苏州日报  

乡村文明建设是支撑起社会文明的强大支柱。近年来,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围绕“乡风民风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目标,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以家风促民风,以民风带乡风,坚持文化兴镇新理念,立足乡村振兴好经验,多措并举掀起“乡风文明”新浪潮,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打造乡村振兴之“魂”,走出了一条乡风文明的“金光大道”。

惠民工程扎实推进,农村美起来

姚家斗自然村,曾经是人居环境“黑榜村”。经过大半年的努力,村里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基本消失不见,崭新的公厕和垃圾分类亭已投入使用,环境“蜕变”一新,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早两年,路边被随意丢弃旧沙发,或者堆了一堆秸秆,车辆出入都不方便。现在村里越来越干净、越来越敞亮,邻里乡亲也都自觉维护起房前屋后的环境了!”村民高新华望着家门口干净整洁的村居环境颇有感触地说。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推进,首先要改善环境。巴城镇深入推进农村惠民工程,让生态先“文明”起来。按照“垃圾污水抓紧治理、厕所革命抓好示范、村容村貌抓出成效”的工作思路,巴城镇攻坚克难,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卫生厕所改造、农村风貌提升等整治行动,改变农村环境面貌。

同时,镇班子领导带领群众开展庭院清洁卫生和“门前三包”行动,从自家做起拆违治乱,并及时收集重点难点问题,利用“村级吹哨,部门报到”的机制,统筹各部门资源,以问题为导向,啃“硬骨头”,努力让农村美起来。

宣传教育持续跟进,阵地强起来

在位于绰墩山村的好人文化广场上,一块块印有各级道德模范和好人事迹宣传牌引人注目,不时有居民驻足观看。“陈东宝年近六十还不顾自身安危跳河救人,真是我们身边的大好人。”“梁小琴几十年守护着重残婆婆,真是婆媳相处的典范啊。”大家围着宣传牌边了解好人事迹,边为身边好人点赞。

文以化人,日新其德。为确保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实效,巴城镇以“文化渗透模式”为主要途径,坚持建好、管好、用好各类阵地,全力打造“村村有文化、村村有特色”的“一村一品”文化格局,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广大群众崇尚美德、积极向善。同时,全镇22个行政村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并在农村精神文明宣传栏、文化墙上进行大力宣传,成为乡风文明建设一道美丽的风景。

为给更多的百姓留住乡韵乡愁,同时铭记历史、传承文明,巴城镇投资建设了历史文化展示中心。走进馆内,蓑衣、斗笠等老物件一一映入眼帘,让人回味多年前农业劳作的朴素艰辛;石碑、雕像及历史事件故事展板,让人们跟随它们追寻家乡的历史沿革足迹……通过传统民俗展示、乡村大事记等方式,中心全面展示农村淳朴的民风,既延续乡村文化命脉,也保护了乡村文化形态。

德育活动广泛开展,新风树起来

在东阳澄湖村,活跃着阳澄红、农巴鲜、澄贤公等7支志愿服务队。他们由村内党员、新型职业农民、退役军人、村民小组长、文艺爱好者等组成,把学习宣传送到居民家中、把志愿行动放在田间地头,发挥群体的力量,带动村民不断提高主动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乡风文明建设。

为在全镇树立文明新风,巴城镇多措并举,在农村积极发挥志愿服务组织的作用,开展“菜单式”志愿服务活动,引领社会新风尚。一批农村志愿品牌队伍成为志愿服务发展的中坚力量,不断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一批乡风文明志愿服务岗成为奉献社会的文明窗口,不断传播志愿服务文化,让文明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农村百姓的日常。

同时,巴城镇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着力点,以“家风正、家教好、家庭美”为目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文明和谐家庭”创建活动,推动文明家风的传承,树立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诚信法治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此外,巴城镇还依托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积极发挥老干部、老党员等乡贤人物的引领作用,对农村移风易俗、美丽乡村建设等进行监督、指导,让文明之风吹遍每个角落。

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村民乐起来

6月17日,60岁的王勇妹来到巴城文体中心排练室参加舞蹈排练。自信又精神的她,跟排练室里的其他阿姨都一样,是“两癌”患者。她们通过参加“双丝带”项目,参加集体锻炼、文艺演出等活动,改善消极情绪、体弱萎靡等“癌病症候群”,激发抗病斗志并逐步融入社会。

巴城镇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遵循“面向基层、树立品牌,示范引路,不断创新”的工作宗旨,为群众奉献更多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

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巴城镇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期间,精心打造“我们的节日”特色文化品牌,并创新性地推出和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深受基层欢迎的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农村,巴城镇构建属于老百姓自己的文化阵地,推动居民广泛参与其中,通过自编自演的方式,讴歌好人好事,弘扬正能量,唱响新生活。

同时,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广场等文化阵地作用,定期组织村民唱歌、观影、制作手工等活动,让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的主角,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让村民笑脸更灿烂。(苏州日报驻昆山首席记者 朱新国 苏报通讯员 陈心怡)

责编:苏州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