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全国劳动模范事迹馆在木渎开馆,集中展示了227名劳模先进的榜样风采和力量。这个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天平山脚下的劳模馆场地开阔,人文气息浓厚,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与劳模精神遥相呼应。
天平山下天平村,正是范仲淹义田、义学与祖茔所在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木渎镇天平村学习传承范仲淹“忧乐天下”的精神,忧群众之所忧,乐群众之所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新发展理念,着力建设乡风文明,走出了一条公平幸福、和谐太平的特色小康之路。天平村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生态村、苏州市村级经济发展标兵村等。
发展特色经济
村级总收入超亿元
村民要致富,产业要兴旺。天平村挖掘传承范仲淹的经济思想,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做好经济发展的大文章。特别是2007年后,天平村抓住机遇,及时调整发展思路,积极推进村级经济的转型升级。
在此过程中,新华社区物业股份合作社先后投资1.5亿元,建造了“新华物业广场”“新华商业广场”,并引入了华润超市、天虹百货、万悦酒店等项目,实现年租金3000万元;天灵社区物业股份合作社投资1亿多元,建造了“香港街商业广场”“芭提雅休闲娱乐广场”,实现年租金1900万元;天平社区物业股份合作社新建“范家场商业广场”“姑苏印象文化村”,年租金1300万元。近年来,天平村立足自身文化、资源禀赋,以“二产稳村、三产强村、文旅富村”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通过建设王森特色街区、新华广场、创办后乐书院等特色产业,打好“特色”牌、念好“高效”经、做好“转型”文章来壮大集体经济,让天平村成为“充满希望的田野”。2018年,天平村实现村级总收入1.12亿元,全年完成税收5404万元,全村有六家股份合作社,全年股民分红2650万元。
一直以来天平村都认为,范仲淹忧乐天下的情怀与共享发展理念具有契合性。随着村级经济的持续发展,天平村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切实提高村民收入,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富民增收扶贫
一年发放福利费用1328万元
木渎镇是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先导区试点,天平村不少村民的房屋先后被征收或动迁,从独门独院搬入自建房小区或集中动迁安置小区。如何让“失地”村民们共同富裕?天平村以三个社区资产股份合作社为依托,探索建立物业股份合作社。凡本社区居民,每人可入股1万元并酌情增资;对缺乏股本金的困难农户,村里采用先由村垫资入股,然后在所得股本金分红中逐年偿还,让困难农户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天平村负责人介绍,村民变股民,人人平等,户户有份,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拓宽了村民收入渠道。村级物业股份合作社,有效拓宽了建设资金筹措渠道,又增加了村民尤其是困难村民的投资性收入,一举两得。
2013年起,天平村增加农户水费、电费、有线电视费、煤气费等补贴,每户每月还有30斤大米、1桶食用油,由吴中区粮食部门“专供”并配送上门。天平村鼓励村民参加镇劳动与社会保障中心举办的专业技能培训、企业招聘专场,成立劳务合作推介等,加大了对村民的就业和再就业的帮扶力度,解决了一批“40”“50”人员的就业。2019年,天平村全年共支出福利费用1328万元,其中,水、电、有线电视、煤气、粮、油及菜金七项补贴共计615万元。其余用于村民的大病医疗保险及补贴、老年人尊老金、四项手术费补贴、学生奖励金、低保和低保边缘户的走访慰问等,共计600余万元。
充实精神生活
牵手“范研会”共建文明乡村
物质富裕了,精神生活也要充实起来。2019年11月23日,苏州市范仲淹研究会在范仲淹实验小学举行研究会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同时纪念范仲淹诞辰1030周年。当天,“范研会”与天平村签订共建文明乡村协议。
“范研会”与天平村以文明乡村协议为起点,加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信息互通,进一步健全合作机制、创新合作模式、搭建合作平台,共同引领范仲淹精神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发展新潮流。同时,在文明乡村建设框架合作协议的共识下,更多地在乡村规划、乡村建设、思想交流、文化宣讲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谱写文明乡村建设的新篇章。
同时,天平村积极响应“先锋枢纽”体系建设的要求,依托“小村化”阵地建设,率先在范家场建设“文正驿站”,将范仲淹“先忧后乐”精神与三级“枢纽阵地”建设相融合,重点打造“家门口”的红色前沿阵地。
在“文正驿站”休闲庭院内,天平村开展党员群众座谈会、问卷调查活动,灵活运用村民联系卡服务,设立“微心愿”征求意见箱,畅通民意上传渠道,汇总群众需求清单。作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活动阵地,驿站将学习教育园地和精神家园建设紧密地贴合在一起,也是天平村将范仲淹文化基因在新时代提炼、表达、转化的一个重要支点。
接下来,天平村将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结合本村实际,传承范仲淹“忧乐天下”的责任观、“清介自立”的廉政观、“义田义学”的慈善观、“崇德向善”的教育观,打造天平村特色发展的小康之路。(苏报驻吴中区首席记者范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