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也是姑苏区双塔街道网师巷社区设在居民沈鸿家的“红色驿站——青少年教育活动微基地”正式挂牌的日子,红色收藏暨江苏最美家庭档案分享会也在这里同时举行。作为“红色家庭”的重要成员,今年60岁的她花费19年时间精心制作了100份涉及五代人的家庭档案。这些档案不仅反映了时代变迁,同时也成为伴随这个家庭新成员成长的重要“教科书”。
专为女儿做成长档案
告诉她是从哪里来的
“妈妈,我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妈妈都曾遇到过,沈鸿的女儿沈一秀也曾多次问过她。但是,她没有像一般人那样,用“垃圾堆里捡来的,或是火车站边上抱来的”之类的“答案”来回答,而是在女儿2002年小学毕业时,专门为女儿做了一本特别的个人成长档案,并取名《童年的回忆》。它分为序言即成长综述、春之声(出生、健康及幼儿园概况)、夏之梦(小学成绩单及各种奖励证书)、秋之韵(业余学艺情况)、冬之旅(小学期间参加各种比赛所获荣誉奖项)、财务收支情况(12年间的培养费总结)和后记等六部分,共有290多页。
记者在这本档案中看到,上面不仅有沈一秀的出生时间、地点以及出生时所支付的医药费账单,有她的健康状况与各个年龄段的身高体重,甚至还有从出生至小学毕业的所有支出费用总额124042.17元以及每项支出的明细账单。“女儿看了这本档案,就会知道她在小学以前所有的个人信息,也不会为自己从哪里来而疑惑了。”沈鸿说,她为女儿做这本档案,也是为了让女儿更好地记住历史,以及家长们对女儿的期盼。
19年做85份家庭档案
里面还有入党申请书
“2002年,我女儿的档案做出来以后,所有的亲朋好友都为之点赞。而在这个时候,我反而觉得像是少了点什么。作为‘红色家庭’中的一员,我应该做得更多。”沈鸿说,接下来的日子,她从自己开始,相继为全家人做了29本档案。其中,爷爷奶奶的1本,父母的5本,丈夫的1本,她和丈夫的13本,还有9本为她的女儿全家和两个孙辈的。这些档案收集了不同年代里的“印记”。其中,有老照片,也有各种证明材料,包括入党申请书、家书等。这些档案,她不仅装订成册,而且还分别取了艺术性的名字,如:《亲情的记载》《难忘北京情》《明亮的月光》《松树的风格》《鸿雁的传说》《姑苏蕴育我》等。
“我制作家庭档案的时候,因为要想方设法查找资料,有时忙到深夜,甚至忘记了吃饭。”沈鸿说,尽管祖辈、父辈的许多原始资料收集起来很困难,但她还是在妈妈的协助下,尽最大努力去寻找。如:她的父亲于1952年应征入伍、到长春中央军委机要学校接受培训、抗美援朝后父母一起转业到北京中央直属机关工作等。长在红旗下的沈鸿每每翻看这些家庭档案,都会情不自禁地流泪,感怀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也更坚定将家庭“红色档案”做下去的决心。2016年,沈鸿完成了30本家庭档案,也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2018年还因此获得“江苏最美家庭档案”称号。但她并没有满足,最近几年,她一直在收集资料,分类制作家庭档案。“2016年以前做的30本装订成册的,后来又做了70份,也都分类装在特别的档案纸盒里。”
打造青少年教育“微基地”
“红色驿站”设在居民家
沈鸿1962年出生在北京一个革命干部家庭。她的曾祖父是广东人,曾追随孙中山进步思想赴日本留学,是同盟会会员;她的姑奶奶、姑爷爷分别是新四军澄锡虞地区区委书记苏林和开国将军陈锐霆;姨父吴莆生(吴新稼)和姨妈陶汉芬是抗战时期赫赫有名的“孩子剧团”团长夫妇。她的父亲沈脁早年在上海光华附中读书时,就加入中共地下党组织,解放后在山东大学时响应“保家卫国”号召应征入伍。“我从小就在父母和红色思想的影响下成长,经常参加红色宣传和演讲等各类文艺活动。2017年退休后,我在丈夫沈俭的支持下,依托网师巷社区创建了红果朗读会,传承红色基因。”沈鸿说。
5月18日下午,网师巷社区在沈鸿家里设立“红色驿站——青少年教育活动微基地”。“我觉得自己制作的全家五代人100份档案,不仅仅是自己家庭新成员成长的重要‘教科书’,也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沈鸿说,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接下来,她准备通过“红色驿站”这一平台,牵头在红色音乐、红色诗歌、红色故事、红色朗诵、红色收藏等方面,配合社区开展红色文化主题宣传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在娃娃们幼小的心田里播撒红色的种子,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同时,她还计划拿出自己收藏的大量红色书籍,并“敞开”大门,邀请居民们前来借阅,交流制作家庭档案的心得体会,将红色文化传播到广大群众之中。(苏报记者管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