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苏州 > 正文
苏州相城:活用非遗,党史学习教育走“新”又走“心”
2021-05-21 14:45:00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深挖地方特色资源,活用“非遗”,将党的历史融入非遗文化,用曲艺、草编、船模、剪纸、砖雕、面塑等非遗作品,生动形象地展示党的百年征程,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新”又走“心”。

“小朋友你们看,当年红军叔叔就是乘着这样的木帆船,冒着敌人的炮火四渡赤水……”近日,在相城区太平街道中心幼儿园里,“仿真船王”徐海林用一组“红色”船模给小朋友们上了一堂精彩的红色主题课。据悉,这组船模共有13只,其中12只木船、1只竹筏,包括四渡赤水的木帆船、强渡乌江的竹筏、巧渡金沙江的木船、四川的毛板船、江西林摊子船等等。

“红色”船模走进幼儿园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和手艺人,我想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做一组‘红色记忆’船模,既能传承非遗文化,又能给后辈们讲述红色故事的作品,让他们记住这段历史,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徐海林说。据悉,太平街道中心幼儿园只是徐海林的第一站,他还将带着这组“红色记忆”船模走进中小学、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地,讲述百年党史。

“红色”船模

与徐海林“不谋而合”的还有渭塘的草编非遗传人吴招妹,她用蔺草制作了一双“红鞋”,真实还原了红军草鞋的样式。“前段时间村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听完村里老党员讲的党课后,我就萌生了编织一双‘红鞋’的想法。”吴招妹说,在‘红鞋’编好之后,她还陆续编织了草船、草帽等草编作品。

“长征的时候,红军就是带着这样的草帽,穿着这样的草鞋……”近日在渭塘镇玉盘家园社区举办的周末社区活动上,吴招妹从“草鞋”等草编作品引申出去,带着社区居民一起学习红色历史。“这双草鞋摸着就硌人,穿着走路肯定很难受,革命先辈们却穿着这样的草鞋走了两万五千里,真是不可思议,我要学习他们不怕苦不怕累、英勇顽强的精神,好好学习,报效祖国。”跟随妈妈一起参加活动的小学生李心雨说。

“红鞋”走进社区

与此同时,全国首个乡镇级“中国民间戏曲文化之乡”北桥,也在“情韵戏乡”中,重唱红色故事。“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近日,由北桥中心小学学生表演的评弹《唱支山歌给党听》,不仅在“魅力校园”第十七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上斩获金奖,还在北桥的每一寸土地上传唱。

小学生演练《唱支山歌给党听》

除了评弹《唱支山歌给党听》外,锡剧《军民鱼水情》等经典曲目也备受北桥老百姓的青睐。据悉,除了演绎经典曲目外,北桥的曲艺工作者还计划根据党史故事编排新的曲目,用曲艺传唱引燃党史学习热。

此外,相城的剪纸、砖雕、泥塑等非遗传承人,也积极行动起来,创新地把非遗文化和红色文化紧紧结合起来,重现曾经发生的红色故事,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好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戚文丽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