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苏州 > 正文
昆山:让党史学习教育更“立体”可触
2021-07-02 14:49:00  来源:苏州日报  

昆山开发区蓬朗街道蓬苑社区创办的该区首个公益晚托班“小艾之家”里,志愿者们悉心陪伴孩子四点放学、家长五点下班的“真空期”。这是昆山开发区蓬朗街道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推动落地的“温暖牌”服务项目之一。

昆山开发区蓬朗街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桥头堡”作用,通过开展“沉浸式”学习教育、探寻“老物件”历史印记、落脚“温暖牌”服务项目等举措,打造“立体式”党史学习教育体系,传承奋斗精神、凝心聚力,将办实事、解难题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沉浸式”教育掀起学习热潮

红色家书分享、经典红歌会、主题诗歌会……连日来,蓬朗街道各社区举办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多角度展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壮丽历史,讴歌党的光辉业绩,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更加入脑入心。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蓬朗街道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目标要求,通过党建引领,带领学校团员、少先队员同行共建,推动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宣传教育全方位、多渠道铺开,高标准、高质量落实。

同时,各社区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老党员进社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周周录”在微信群传承接力;邀请党员带领团员、少先队员进小区、进校园、进企业开展党史学习,一起诵读红色经典、汲取红色营养;带领党员前往“昆山之路”成果展示馆、顾炎武纪念馆等“红色基地”,寻访“红色足迹”,让党史学习教育有形有实、见行见效。

从老物件里重拾“红色记忆”

走进“蓬朗革命历史纪念馆”,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构成蓬朗抗日战争时期大事记,连接起蓬朗人为民族独立、国家复兴而开展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节点;在“乡土文化展示馆”,伟人纪念章、老式织布机、粮票应有尽有,这些极具年代特色的日常生活用品,记录和展现了老一辈在促进生产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中的历史点滴。

记录并见证光辉岁月的“老物件”,像一本本教科书,记录着一段段峥嵘往事。近期,蓬朗街道将“历史”搬到社区、搬到小区居民身边,发动社区党员,带领小区居民,重拾“红色记忆”,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对老党员而言,这些旧物都是时代的印记,见证和传承了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和使命;对年轻党员而言,探寻‘老物件’,是一次寻找红色印记、重温革命历史的心灵之旅,从中感悟光辉而艰辛的岁月,汲取奋进力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蓬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办实事打造“幸福港湾”

在蓬晨社区,公益书法班硬笔、软笔课堂向社区所有居民子女发出“邀请函”。培训班每期一年,共招收学生60余名,定期邀请教师免费给学生上课,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学生业余生活。

在探索创新学习方法、掀起学习热潮的基础上,蓬朗街道始终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其中,在为群众“谋幸福”中不断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热度、深度和温度。全体党员始终坚信“群众事无小事”,做优做实服务工作。

蓬朗街道下辖蓬朗、蓬南两个社区老小区较多,大部分住户使用液化气钢瓶,不仅给居民们带来诸多不便,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社区党员、网格长经多方沟通协调、多次细致解释,推动老小区天然气改造工程实施,现已完成天然气管道安装800余户住户,让居民省钱又省力。(苏报驻昆山记者朱新国占长孙苏报通讯员陈亚平)

责编:苏州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