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色精神为主线、以艺术表演为载体,常熟上海两地共同演绎经典剧目《沙家浜》——
7月6日晚,江苏省锡剧团和常熟市锡剧团联袂复排的红色经典锡剧《沙家浜》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唱响。12天前,上海京剧院老、中、青三代演员共同演绎的现代京剧《沙家浜》亮相常熟。
以红色精神为主线、以艺术表演为载体,一场“双城对唱”,既是对建党100周年的献礼,也是对沪苏文化交流的有益尝试,“沪苏同城化”有力推动两地文旅融合发展迈上全新坐标系。
经典再现
沪苏同唱《沙家浜》
红色经典故事《沙家浜》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江南水乡开展地下斗争的故事。地下党员阿庆嫂智斗敌人,依靠广大抗日群众,成功掩护郭建光等18位新四军伤病员。最终,他们迎来了新四军主力部队,将敌人一举歼灭,谱写了一曲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军民鱼水情的壮美赞歌。
本次复排版锡剧《沙家浜》在沪演出,得到了江苏省锡剧团的鼎力支持。当代锡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江苏省锡剧团团长周东亮亲自挂帅,饰演剧中男主角郭建光。常熟国家一级演员金冬梅饰演沙奶奶。除了两位知名演员,新近加入的青年演员在演出中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以新的唱腔重新演绎经典锡剧,老戏迷听到新声音。
常熟市锡剧团成立60多年,共整理创演剧目150余出,近年来更是原创大型锡剧《常德盛》《侠医缪希雍》等,在中国戏剧节、江苏省锡剧节等大赛中,荣获数十项集体和个人大奖。
6月24日晚,2021常熟“沙家浜大舞台”红色文艺精品展演周开幕。由上海京剧院带来的现代京剧《沙家浜》为展演拉开序幕。
“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现代京剧《沙家浜》走进常熟、走进故事的发生地,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上海京剧院院长张帆说,时代日新月异,红色革命精神永不褪色,希望能通过演员的表演让更多群众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沙家浜》是我们这代人心中的红色经典,其中《军民鱼水情》《智斗》等经典唱段更是家喻户晓。”当晚,常熟市民韩菊芬在“家门口”看到上海一流剧院带来的高水准表演,十分激动。
你方唱罢我登场,高潮迭起的经典“对唱”,为两座拥有浓厚革命历史气息的城市增添了一层火红“底色”,更显示出沪苏两地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历史溯源
两地文化一脉相承
作为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常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3000多年的文明史,有着1700多年的建城史。
这里远有春秋“孔门十哲”之一的言子,近有清代“两朝帝师”翁同龢,历史上出过8名状元、9名宰相、486名进士。常熟籍两院院士有25位,是名副其实的“状元之乡”“院士之乡”。
言子的故事不仅流传在常熟,还与上海有着深厚的渊源。
言子晚年回到家乡江南传道讲学,开了礼乐文教先河。其讲学的最后一站即为上海奉贤古地,言子在此广收弟子,传授儒学,百姓取“敬奉贤人”之意,尊称言子为“贤人”。清雍正年间当地设县,改名“奉贤”。
源远流长的“贤文化”厚植了奉贤独特的人文内涵和城市底蕴品质,也促成了常熟、奉贤人缘相亲、文化相通、文脉相连的深厚渊源。在历史的进程中一同呈现着精致江南的儒雅风尚,闪烁着幸福江南的璀璨光芒。
如今,奉贤建有言子祠,塑有言子像,常熟虞山东麓有言子墓,学前街有言子专祠,州塘畔有言子故里亭。这些不只是言子文化活动的历史痕迹,更成为言子文化传承互为印证的时代烙印。
去年12月,“道启东南文开吴会”2020常熟言子文化奉贤走亲活动成功举办,两地对各自文化旅游资源和文旅主题产品进行了系统推介,常熟市文广旅局与上海市奉贤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奉贤区体育局进行了结对共建签约,2020常熟——奉贤言子文化走亲暨旅游年卡成功发行,进一步推动两地文旅资源联动,常熟、奉贤将互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输出地,携手宣传双方旅游资源与产品,共同提高常熟知名度、美誉度。
一直以来,常熟市委、市政府坚持“文化强市”战略,高度重视与上海等地的交流互访。依托言偃“儒学南来”的历史渊源,常熟先后修缮开放言子旧宅,举办言子与江南儒学研讨活动、“言子思想的当代传承和价值”2020虞山文化论坛等活动,言子的文化影响力和传播力不断扩大,开启了沪苏合作共荣的发展模式,加快了文体旅产业共振的步伐。
抢抓机遇
打好文旅融合江南品牌
今年6月16日,2021长三角红色旅游发展峰会在常熟举行。本次峰会以“传承红色基因共享福地常熟”为主题,以红色文化为引领,聚焦长三角红色旅游发展与区域合作,众多知名专家学者、文旅行业领军人物齐聚常熟,为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持续高品质旅游产品供给,推动长三角高品质红色旅游再上新台阶贡献真知灼见。
常熟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优良的红色传统和宝贵的红色精神,“沙家浜精神”更是常熟红色文化中最闪亮的名片。当前,常熟正以沙家浜革命历史题材为核心,推进红色资源、线路开放共享,推出“横泾不夜天”沉浸式演艺,打造经典红色文化演艺品牌,唱响主题“红色游”。
近年来,常熟契合游客“快旅慢游”的消费需求,全力推动文体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红色沙家浜、绿色山水人文、蓝色运动美城、彩色江南风光”为代表的“四色游”产品生态,围绕“江南福地,常来常熟”城市形象,推出“花俏江南,春来常熟”“状元故里,夏研常熟”“吴韵琴川,秋享常熟”“祈福虞城,年味常熟”四季文旅营销主题,努力把常熟打造成为长三角独具江南文化特质、主客共享共容、文体旅深度融合的“江南文化山水名城、国内旅游度假福地”。
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沪苏同城化”叠加机遇。接下来,常熟将充分发挥创业成本低和宜居的人文环境等优势条件,通过对接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开展招商推介会,加强与复星、喜马拉雅等头部企业,以及与上海音乐学院的合作,创新文化旅游产品、业态等方式,扩大常熟文化产业招商引智力度和广度,加快实现文体旅产业转型跨越,依托原有的优势产业和资源载体,提前布局数字文化、创意设计、人工智能、平台经济等新产业新经济,进一步激发文化产业创新活力。(苏报驻常熟记者商中尧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