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契机,不断延展城乡文明融合发展内涵,实现理念上更自觉、内容上更充实、机制上更健全——
结合农村党员学习需求,太仓市璜泾镇在农家小院里开设了75个“庭园课堂”,并发放200多个“乡音收音机”,将党史学习教育课堂主动搬到党员家门口。
这个针对农村党员构建的“5分钟学习圈”,基础源于太仓城乡文明融合的发展逻辑。
作为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农民收入最高的城市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太仓积极探索了一条以共同富裕为核心,城乡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用统筹发展的思路和办法,推动城乡文明的联动与对接。
当前,以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契机,太仓锚定城乡文明融合发展“太仓样本”的明确目标,不断延展文明融合发展内涵,实现理念上更自觉、内容上更充实、机制上更健全,打造城乡文明融合发展的“太仓示范”。
理念自觉:城乡融合成为城市发展的行动先导
在2021年“省长杯”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上,太仓高新区第二小学24个省市外来娃组成的“百川源源足球队”一举夺冠,2人入选校园足球“国家队”。
事实上,这个90%为外来娃的民工子弟学校,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一点不比太仓市区的小学差,成为太仓全市城乡融合发展的代表。
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既是太仓的特色,更是文明建设的优势。无论是高质量发展还是社会治理现代化,或是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已经成为各条战线上的理念自觉、行动先导。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搭建覆盖城乡的社保经办服务网络,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统筹开展太仓全市参保扩覆工作,建立起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社会保障的“太仓模式”,成就“幸福太仓”的民生密码。
通过加大资金投入,乡村公路、电力、供水和垃圾污水收集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实现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覆盖率100%,行政村公交通达率100%,农村供水入户率稳定在100%,电子商务配送点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
依托政府购买开展“欢乐百村(社区)行”活动,每年购买240多场次文艺演出送到各村(社区);流动图书馆每年为基层服务200多次,流动演出服务车每年为基层送演50多场次,以流动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农村养老服务全省领先,目前已建成17家养老机构(护理院)、189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站)和156家助餐点,率先在全省构建覆盖城乡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10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全面形成。
近年来,太仓坚持均等普惠的民生理念,每年拿出超过80%的财政收入用于民生支出,让城乡基础设施同步提档升级,城乡学生共享同等教育,城乡社会保障同等优厚暖心,让城乡养老机构同样温馨舒适。
内容充实:拓宽“融”的边际、丰富“融”的内涵
浮桥镇牌楼社区,新建成的农家书屋成了村民的“网红打卡点”。这个全天“不打烊”的书屋,配合一场场阅读活动,文明乡风很自然地传导开去。
目前,太仓陆续完成全市155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一批文化设施薄弱村面貌得到有效改善,城乡居民都能就近方便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不仅仅是阵地建设。近年来,太仓立足城乡文明融合的更高阶发展,聚焦阵地、载体、品牌、项目,不断延伸“融”的触角、拓宽“融”的边际、丰富“融”的内涵。
充分发挥“线上+线下”融合优势,太仓以实体架构为基础,利用信息化手段建优智能平台,将“太仓志愿者”网站与“文化太仓”云平台后台资源互通共享,实现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两条主线交互融合。
得益于“互联网+志愿服务”模式,百姓可以通过邮箱或“文化太仓”云平台、小程序进行点单。今年以来,太仓全市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5.4万场,志愿时长总计326.9万小时。
各村(社区)的优秀基层干部、经济文化能人、退休干部职工及道德模范等群体被纳入乡贤体系,发挥其对社会民意的引导作用,助推城乡社区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
依托一个个乡贤议事厅,众多乡贤为村(居)“两委”提供决策建议,成立基层自治组织决策、治理的“智囊团”;参与协调邻里纠纷,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老娘舅”;参与扶贫济困活动,是慈善公益的“志愿队”……
在公共法律服务“太仓经验”全国推广的基础上,今年,太仓又推出“法律明白人”制度。从基层一线遴选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同时选拔合适的“普法积极分子”及“普法志愿者”作为补充力量。
截至目前,太仓504个网格已建成512名法律明白人和2000多名普法志愿者后备力量,广泛参与普法依法治理、矛盾纠纷调解、立法民意征集等工作。去年以来共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3000余次。
机制健全:文明自觉内化为“公民气质”
城厢镇胜泾村,一条“村规”家喻户晓: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喜宴原则上正餐每桌费用不超过1000元。如今,村民遇事不再“压力山大”,邻里关系更加融洽。
一条村规,让村民对移风易俗有了判断标准。一条村规,让文明新风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
精神文明的形成,是一个不断浸润和培育的长期过程。太仓紧紧抓牢城乡居民文明素养一体化提升这一核心,以健全机制为导向,不断激活文明的要素,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文明自觉内化为“公民气质”。
乡风文明岗目前已在太仓所有村(涉农社区)全覆盖,参与农民超过10万人。一大批有能力、有作为、有影响力、热心公益的群众积极认岗,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形成“滚动式”发展的良好局面。
同时,通过常态化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太仓充分发挥道德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用有形的正能量、鲜活的价值观引领人们向上向善。
太仓全市235名各级好人模范主动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争当践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公勺公筷等移风易俗的表率。
古稀老人孙昌南和普通农妇陆抗美打破传统、志愿捐献遗体,谢东奎带头倡议践行“文明健康 公筷公勺”,王耀宏三十五年如一日照料高位截瘫妻子……在235名各级好人模范带领下,越来越多群众积极倡导文明新乡风。
而在雅鹿村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太仓全市逐步推广家庭诚信积分体系,将积分制度作为文明“指挥棒”,送米面更送理念,以“奖文明”促“讲文明”。
在家庭诚信积分推广中,文明新风通过一个个家庭外化成一个村、一个镇、一个城市的风范,文明风尚实现了从模范带动、到家家主动、再到全员行动的改变,进一步擦亮太仓“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苏报驻太仓记者 顾志敏 周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