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苏州 > 正文
直播间里体验白洋湾端午民俗文化
2022-06-01 10:43:00  来源:姑苏晚报  

端午节即将来临。为了传承端午习俗,让大家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昨天,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南山社区先锋直播间邀请了新老苏州一起开展包粽子、扎“四宝”、编织五彩绳等传统民俗活动,线上体验本地特色民俗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粽情端午 温馨同乐

端午节将至,又到了粽子飘香的季节。直播间里,老苏州戈千金用生动的语言详细讲解了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传统活动,并讲述自己小时候过端午的故事,让新苏州了解白洋湾一带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也让大家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更深的了解。“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是对于老苏州来说,端午节最好吃的还是亲手包的粽子。包粽子不仅可以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还能和家人、朋友一起分工合作,加深感情。这种家庭朋友团聚的氛围是无可替代的。”她说。

直播间内,洋溢着端午特有的香气。捋、折、填、压、绑,随着老苏州们的巧手上下飞舞,不一会儿一个漂亮的粽子成型了。开火后,锅中的粽子随着水沸腾起来,粽子的香味也从锅中开始向外蔓延。伴随着粽香飘散的,还有那个淳朴年代过节时独有的欢乐气息。

“扎四宝” 传承民俗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苏州人把挂艾草、菖蒲、大蒜作为端午重要内容之一。菖蒲作剑,艾叶作鞭,大蒜头作锤,将3种“宝贝”捆绑在一起挂在门上可以退蛇、虫、病菌等。老苏州李桂金说:“艾草、菖蒲、大蒜以前都是挂在门楣上的。随着房屋结构的改变,门楣渐渐消失了。为了方便悬挂,大家就将它们挂在门把上驱病、防蚊。”在白洋湾一带,端午习俗跟其它地方有些不同。据悉,很早以前,这里以种植水稻为主,当地人将谷芒加入“三宝”中,使其不仅起到驱蚊、辟邪的作用,还能保佑接下来的一年五谷丰登,稻谷飘香。于是,这四样在白洋湾被称为“端午四宝”。每到端午前期,当地人便会将家里打扫干净,把“四宝”挂在门上。

老苏州顾水娥说:“端午节前后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是传染病的高发时节。我们小时候会将菖蒲的根去皮切成小丁,用红线穿成手链。随后,再将手链挂在孩子手上,让孩子远离蚊虫。我们还会用菖蒲熬制汤水,给孩子洗澡,除了有驱蚊的功效,还可以去湿气。”直播间内的多数网友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传统习俗,第一时间里弹幕中满是惊叹,网友纷纷表示要去购来“四宝”,来体验这神奇的功效。

庆端午 解锁五彩绳编织之乐

五彩绳,又称“五彩丝”“长命线”,一般是用红、黄、蓝、绿、紫等5种彩线编成的线绳,系五彩绳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以前,慈祥的长辈喜欢在端午节这天将五彩线系在小孩子的手腕上,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时至今日,编织五彩绳这项传统手艺成了不少苏州人在端午假期的又一“流行文化”。

现场,党员志愿者陆晴用双手把一根根丝线编织成彩绳,还编织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她的耐心讲解下,网友们纷纷学习编织5种颜色的彩绳。经过压、挑、穿、拉等步骤,一个个漂亮的金刚结、双联结、锁结在一双双巧手下诞生,丝丝彩绳也传递着浓浓端午情。线上直播结束后,党员志愿者们把一串串新鲜碧绿的“四宝”、浓香四溢的粽子送到独居孤寡老人、残疾人家中,将关爱送上门,将端午祝福送到家。(本报记者 管有明 本报通讯员 沈瑜红)

责编:苏州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