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苏州 > 正文
老手艺,新故事!非遗技艺绽放创新活力
2023-08-28 10:02:00  来源:苏州日报  

  非遗技艺在人们眼中代表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沉淀,但同时也会有脱离潮流审美,被市场束之高阁的刻板印象。

  在苏州城西,兴盛的传统文化资源和优越的自然禀赋造就了一批传统文化的坚守者,他们积极探索跨界融合发展之路,全力拥抱新技术、新市场,在守正创新中让非遗技艺越来越贴近人们的消费生活,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动力。

  非遗遇上时尚 传统产业惊艳转型

  近日,在浒墅关的非遗市集上,草席摊位吸引了来往的市民,他们对摊位上席草编制的包袋、凉鞋等时尚用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我们的产品是用本地产的蔺草编制而成的,闻起来还有一股清香的味道。”摊主施永赳热情地接待着摊位前的顾客。

  施永赳,是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浒墅关草席制作技艺的传承人。

  曾经,一张草席是家家户户夏天里的必备品。历史上浒墅关以草席制作闻名全国,曾经浒关席最高年产量高达300万条。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关席这一传统手工艺产业逐渐衰落,关席制作技艺面临失传的危机。

  绝境逢生,需要打破固有的思维。2022年春天,施永赳借助苏州市非遗办的“设计扶持非遗”项目,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范炜焱老师合作开展“浒墅关草席”扩展运用项目,从席草材料、功能、功效等维度展开研究。通过融合传统手艺与现代工艺,目前团队已成功开发出软包家具、包袋、鞋履等多个品类,兼具潮流审美与实用价值。关席从单一的传统床上用品惊艳转型,变身为别具特色的时尚单品,成为一众喜好绿色环保风格的时尚消费者的宠儿。

  非遗技艺与时尚的结合仿佛一夜春雨,让濒临失传的手艺焕发生机。施永赳和范炜焱团队的大胆尝试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关席的新窗口,然而,想要技艺常青,需要产品走向更大更广的舞台。

  范炜焱表示,他们目前所做的工作让更多人看到了关席在多维度、多场景使用的可能性。希望他们的抛砖引玉可以启发到更多设计圈、时尚圈的专业人士,更好地展现关席技艺的实用性价值,吸引更多社会力量来对非遗技艺传承利用加以关注和投入,从而真正实现优秀的古老技艺服务当代大众消费者的市场价值。

  千年技艺携手新材料 迸发另类火花

  跨界,对于诞生于太湖之滨有着两千五百年历史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来说并不是陌生的词汇。

  与知名网游合作推出联名苏绣缂丝团扇,携手高端服装品牌推出故宫联名服饰,推出苏绣丝巾、苏绣耳环、苏绣表盘的腕表……苏绣的跨界合作常常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然而,对于年轻的苏绣匠人们来说,这些还远远不够。

  手指轻触树根的分叉部位,画布上的蝴蝶竟徐徐振翅,花瓣缓缓绽放,苏绣世界的蝴蝶花卉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活”了过来。这可不是魔术,而是世界首幅动态交互苏绣《玉兰花开》。这幅动态立体绣作品出自我区的绣郎张雪团队,其中花开蝶舞的“魔法”则来自于形状记忆合金(SMA)的加持。

  形状记忆合金是一种在加热升温后能恢复其变形前原始形状的合金材料。张雪团队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米海鹏团队合作,将记忆合金“藏”在了花瓣和蝴蝶的翅膀里。在特定条件下,两片记忆合金发生形变,向不同的角度牵拉,形成了花瓣舒展,蝴蝶振翅的动态效果。苏绣插上科技的“翅膀”,让蝴蝶生出了“真”的翅膀。

  今年五一假期,《玉兰花开》在央视《非遗里的中国》亮相,立即就收获了大众的关注。随后,入选了淘宝造物节,并在淘宝拍卖会上以16万元的高价拍卖成功。近日,作品还荣获了苏州市2023年度“十大绝技绝活”荣誉称号,获得了市场和专业的双认可。

  从平面走向立体,这次跨行业、跨工艺的大胆尝试获得了成功。张雪已经在和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团队沟通2.0版本动态苏绣项目,“苏绣与其他技艺、工艺的结合,碰撞出令人惊喜的火花。我们也会沿着这次的成功继续尝试更多可能性。”

  倚老卖新 老字号的“青春秘诀”

  日前,“本草同心,医路同行”中医药文化沙龙活动中,李良济向数十名来自台湾的青年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药文化,本次文化沙龙也是第三届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活动之一。在非遗膏方展示区,来宾们对各种养生膏方表示了极大的兴趣,纷纷向工作人员了解起它们的功效。

  李良济创立于1914年,是江苏老字号企业,其传统中医膏方制作技艺是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内服膏方在中国具有悠久历史,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膏方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如何在坚守古法标准的基础上,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以中医药精髓服务广大群众健康?李良济在生产工艺的现代化探索及产品的创新性研发上给出了答案。

  2013年,“李良济中药煎制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包括膏滋药生产车间、中药煎制车间、中药丸药散剂加工车间等,通过现代的企业管理模式,将传统工艺与先进技术相结合,建立标准化生产流程,提供规范化生产的膏方产品和中药临方加工产品。

  在产品研发上,传统膏方大多适合冬季进补,李良济顺应现代养生需求,遵循非遗工序、古法浓缩熬制,开发出可四季服用的膏方,引导四季调理的养生新潮流。其中,以药食同源的中医理念创新性打造的功能性食品膏方,目前已开发出怀姜糖膏、枇杷秋梨膏、人参黄精膏等十多个品种。今年上半年,四季膏方的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在消费市场深受大众喜爱。

  据了解,今年李良济中药煎制服务中心将进行改扩建,建成后总面积将达到22000余平方米,可实现日加工15000张处方量,日加工膏方800剂,助力企业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领域更上一层楼。(徐 玲 浒 萱)

责编:苏州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