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苏州 > 吴江 > 正文
社区“芝麻官”聚起大能量
2020-10-16 10:46:00  来源:苏州日报  

  基层治理是一道“必考题”,如何让基层组织这个社会“微单元”发挥好感知、传递、接收等功能,是今年才“一岁”的吴江松陵街道,努力思索的课题。

  今年3月,松陵街道在辖区19个社区、12个行政村全面推行楼道长制度,聘任460名志愿者担任楼道长,参与小区管理。半年多来,这些身穿红马甲的社区“芝麻官”奔走在千家万户,往来于社区群众间,凝聚小力量,化作基层治理大能量。

  找到“神经元”

  基层治理精准又高效

  上午9点刚过,家住吴江松陵三村社区的居民邓选珍就放下手头的家务活,穿上志愿者红马甲、戴上红臂章,与另外两位“红马甲”碰头。她们行走在邻里间,了解民情民意,化解矛盾摩擦,成为调解邻里关系的“润滑剂”。

楼道长邓选珍(右二)是调解邻里关系的“专家”。

  邓选珍是松陵街道的一名楼道长。在松陵街道,有460名像邓选珍一样的楼道长,他们来自基层“神经末梢”,担当着“神经元”的“上情下达”作用。

  2019年6月,吴江中心城区行政体制改革和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公布,松陵撤镇变街道,管理职能开始转向基层社会治理。在街道近65平方公里的辖区内,有着19个社区和12个行政村。虽然绝大多数行政村已经实行社区化运行,但人口多、人员杂、管理难度大等客观现实给各社区的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

  人手不足的矛盾首当其冲。记者了解到,松陵街道平均每个社区有工作人员7至8名,最多的一个社区也只有11名,而当这支队伍面对着超过30万的居民和180多个居民小区时,力量就显得捉襟见肘。“‘脏乱差’整治、矛盾调解等工作往往是看得见,却管不着,只能干着急。”松陵街道党工委书记华磊说。

  此外,松陵街道辖区内还有多个征地安置小区。一方面,从“村民”到“居民”身份的转变并没有带来观念的转变,有些老习惯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另一方面,部分居民还没有适应现代城市化的管理方式,管理工作常常收效甚微。

  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地处吴江主城区的松陵街道清晰认识到“居民自治、群众参与”这样的形式在基层治理中的突出效果。“我们去敲门不一定敲得开,但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老邻居来敲门,效果肯定不一样。”华磊说。

  小区楼道,既是居民群众生活的“细胞”,也是社会网络的“微单元”。小区楼道还是各种社会问题发生的“微源头”,也成为社会综合治理的“微系统”。

  在各项工作的推进中,街道逐渐察觉到了居民志愿者在小区楼道管理中的巨大作用。“一个小区如果有几名感召力很强的志愿者,就能为社区治理工作带来新的活力,通过‘门到门+户对户’这种既精准又高效的社会管理,凝聚小力量,化作基层治理大能量。”华磊说。

  由此,一场由街道党工委引导、居民群众主动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制度创新举措开始“酝酿”出台。

  搭起“连心桥”

  邻里间洋溢文明新风

  今年3月13日,松陵街道印发《关于在湖滨华城社区、东门社区、北门社区、苏河社区试点推行楼道(街巷)长制度的通知》,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了楼道长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和相关举措:在长期居住社区的“两代表一委员”、党员志愿者、五老人员、居民(村民)小组长、法律顾问、群众代表等基层骨干中“选优配强”,率先在上述4个试点社区推行楼道长制度。

  一支150余人的楼道长队伍就此形成。他们奔走在千家万户,往来于社区群众间,积极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用温暖的服务拉近了街道、社区和居民的距离。

  随后,松陵街道其他社区陆续跟进实施——在认真梳理每个社会治理网格内居(商)户情况后,在辖区内的楼道、街巷中分别挑选出具有较高威信、较好群众基础和较强奉献精神的党员群众,担任楼道(街巷)长,同时按照居住就近原则,以每名楼道(街巷)长联系100户至150户居民为单位,形成基层治理的楼道长工作制度。

  这个举措得到了松陵街道各社区和村的热烈响应。楼道长制度迅速在辖区全面铺开推行,楼道长队伍从最初的150余人扩充到了460人。

  疫情常态化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生活垃圾分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460名奔走在松陵街头巷尾的楼道长,搭建起政府、群众的“连心桥”。

  记者了解到,工作内容制度化的同时,松陵街道还通过制定一系列管理、激励措施来推动楼道长进一步密切联系服务群众,进一步激活楼道长工作热情,点燃基层治理质效。

  通过满意度调查问卷,松陵街道实时记录楼道长岗位履职、志愿服务等情况,及时了解掌握楼道长服务表现。同时,也用服务积分卡的形式,对楼道长服务时限、质量、事项轻重缓急等情况进行量化积分。此外,街道还实行动态管理,强化考评激励,奖罚分明——对于对岗位职责履行不到位、表现不称职的楼道长,进行约谈教育,而对工作表现突出的楼道长,予以专项表彰。

  据统计,楼道长制度实施以来,街道已解决了421条楼道长收集反映的群众问题,调解矛盾325条。460名楼道长,不仅强化了社区服务居民的功能,还积极播撒正能量,邻里间处处洋溢文明新风。

  “以前居民一遇到问题往往就选择投诉,近来我们发现,他们会找楼道长商量了,我想这就是居民开始渐渐信任楼道长的表现。”华磊表示,街道层面也将着力解决楼道长反映的各类问题,进一步提高他们在居民中的威信,让他们深度参与到基层治理工作中。

  “5支力量”携手

  赋能社区提升自治力

  自被选聘为楼道长后,今年53岁的倪国琴就将“照亮弄堂”作为自己为小区办的第一件便民实事。

  点位选择、民意调查、对接社区……倪国琴跑了10多天后,14盏升级后的LED路灯陆续在东门社区连心弄立了起来,弄堂灯亮了,居民心暖了。

  连心弄是个无物业管理的老小区,内部100余间房屋多数属于居民自建房。东门社区党委书记钱赟华介绍,因为没有物业管理,多年来连心弄的路灯始终停留在建设初期模样——破损的路灯设施、锈迹斑斑的灯杆、老旧的路灯控制柜,一入夜,昏暗的弄堂会给出行的居民带来不便。

  但是重新升级路灯设施,点位的选择又会遭遇弄堂居民不同的声音:离自家太近会暴露隐私、影响入睡;离自家太远,又会影响夜间出行——这也是“弄堂”多年无法亮堂的主要原因。“楼道长熟悉邻里,又会做群众工作,这事也只有交给他们,才能办成。”钱赟华说。

  “为小区争取到了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我们昏暗的弄堂终于亮堂起来了。”翻开倪国琴的工作笔记,记者看到这样一段她写的心得。

  东门社区西侧的梅石社区,今年67岁的叶家,一直是居民眼中的“热心肠”。成为楼道长后,她察觉到梅石小区某栋楼上下两户居民因为晾衣滴水的矛盾已经“冷战”很久。

  “和气生财,我就两边劝劝,大家各让一步,海阔天空。”通过叶家的积极张罗,两家人握手言和。

  听说生活垃圾分类要开展入户宣传,家住苏河社区兰景苑小区的楼道长周晓香自告奋勇——白天照顾家中生病的老人,傍晚5点到晚上10点则穿上红马甲,挨家挨户发传单、讲政策、说道理,苏州河畔刮起一阵“新时尚”风……

  民生痛点、矛盾化解、政策宣导的背后,松陵街道形成一条以楼道长为起点、回应民声、多级联动的纽带。

  针对楼道长收集的意见和建议,社区党组织每周召开民情分析会,落实社区干部会同业委会、物业公司办理;一旦面临社区层级难以解决的问题,社区将利用不定期召开的党委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发挥成员单位职能优势予以解决;而对于物业管理失职、住户毁绿种菜等“老大难”问题,街道党工委将牵头协调,上下联动,为民解忧。

  在当好“矛盾调解员”外,楼道长还要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社区基层治理、安全生产、信访调解等工作,承担起“信息采集员”“便民服务员”“文明创建员”“政策宣讲员”的职责,通过深入走访、高效便民办理、定期分析研判、打造社区服务阵地等“进门进户”的扎实工作,来进一步赢得群众信任。

  “放眼未来,街道将继续加强组织领导、注重资源整合,鼓励整合各类党建资源、志愿服务资源、社会公益性组织资源,全力支持楼道长制度在辖区各社区的‘生根开花结果’。”华磊表示,楼道长制度的完善也将助力松陵探索建立“社区‘两委’+楼道(街巷)长+群众代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5支力量共同参与的议事协商制度,从而赋能社区自治能力的提升。(苏报记者 王英 陆宇其)

责编:张威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