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青少年群体法治素养,让广大青少年从小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连日来,虎丘区人民法院法官作为“法治副校长”走进校园,为同学们带来生动的法律知识课,助力青少年扣好“法治纽扣”。
“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守护成长的铠甲。”虎丘法院法官走进辖区苏州高新区第一初级中学(滨河路校区)、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马运路校区)等学校,结合法律条文和涉未成年人典型案例,围绕民事行为能力、侵权责任、刑事责任和正当防卫等主题,将与青少年日常学习、生活中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转化为鲜活的语言和场景,通过情景再现、以案释法、互动问答等寓教于乐的形式,让抽象的法条变得可感可知,为青少年织就了一张坚实的法治保护网,让法治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课堂上,法官通过“天价金条赠予”“未成年人变卖金条”案,生动形象地向同学们介绍了不同年龄段的权利及其边界。通过介绍课间嬉戏受伤案及打篮球撞倒老太太案,普及了涉少侵权案件中青少年、监护人及学校等主体责任划分,提醒同学们课间休息玩闹也要注意安全。法官还以近年来发生的校园霸凌暴力案件为例,警示同学们“年龄不是违法挡箭牌”,帮助树立正确的成长和交友观念。法官还解读了全国首例校园霸凌正当防卫案,向同学们传递“合法自卫”的司法尺度与温度。
“15岁主播能否自主购车?”“体育课受伤谁担责?”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举手提问,从校园生活到网络世界,问题既贴近实际又充满童真。法官耐心倾听每一个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解答,并强调“法律既赋予权利,也划定红线。知法守法,方能行稳致远。”这样充满温情和关怀的对话中,一颗颗法治的种子也悄然在同学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记者 王小兵 通讯员 陈小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