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消融,大地迎来春天的脉动,在刚刚召开的铜山两会上,记者得到一条令人“温暖”的信息:2020年铜山“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共压减各类支出3.5亿元,而公共服务资金投入比上年增长9%。这“一减一增”是铜山“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是建设铜山温暖幸福大家庭的硬核举措。
10件重点民生实事
全部完成年度任务
面对四大行业转型升级和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铜山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以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户户通、农村公共照明等系统性、持久性民生实事工程为抓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通过人大票决的方式,铜山确立了2020年10件重点民生实事实施项目,截至去年底,全部完成年度任务,总投资6.27亿元。这10件民生实事事关百姓冷暖,一件件做到群众心坎上。改造老旧供水管网870多公里,群众从“有水喝”跨越到“喝好水”;投资400余万元为260个自然村安装健身器材;修建村内道路30多万平方米,偏远地区群众出行难得到有效解决;总投资2844万元为偏远镇村安装路灯2.44万盏,村庄亮起来,群众生活品质高起来;新建农村公厕300座,改造农村户厕2万户;总投资1100万元,完成50座小型桥涵改造建设……这些群众看得见、体会得到的实事,让农村公共设施逐渐完善,百姓生活更加舒适便捷。铜山连续三年实施农村公共照明工程,2020年底实现自然村路灯全覆盖。单集镇姜集村黑土地自然村经济基础薄弱,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和路灯安装,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夜晚老百姓走出家门在文化休闲广场跳舞、游戏,欢声笑语一片,展现了新时代农民新风貌。
铜山大力实施卫生健康工程、养老保障工程和教育提升工程,为全区6.75万名低收入人口进行了免费体检,投放200台体外防颤仪、10辆救护车等。为全区近24万名60岁以上老人按每人10元标准购买“安康关爱”老年人意外伤害险,按每人每月60元标准对五类困难人群提供政府购买服务,新建成30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建设新校舍、新教师宿舍周转房、提高校园技防设备等,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此外,铜山还实施了网格化社会治理工程,加快构建“一心两网三维”网格化工作机制,镇、街道全部建成镇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配备专职网格员251名,兼职网格员1389名,打通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米”。
兜底线补短板
民生项目不断加码
除了这“10大工程”,铜山在民生投入上,兜牢底线,补齐短板,民生项目不断加码:通过“求职招聘在铜山”等就业服务活动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人、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人均纯收入突破1.3万元、建立健全扶贫助学体系,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610元统一提高到650元、安排专项经费8419万元为全区常住人口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工医保实现同城同待遇、招聘教师870名、安排1.6亿元人居环境整治奖补资金、拨付3.8亿元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清理农村公共空间11万亩、“三乡工程”吸引1200余名人才下乡创业……一件件“急难愁盼”的民生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群众从实实在在的收获中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去年,全国、全省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先后在铜山召开,铜山作为全国3个县区之一在全国村庄清洁行动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汉王村、北村村获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新的一年,铜山牢牢把握“旨在为民、重在办事、成在务实”的为民办事精神,让群众真正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聚力高起点谋划“一核一环一城五大片区”发展空间布局,不断补齐城区和乡镇短板,全力打造民生实事项目铜山示范和铜山样板。
(通讯员 尚庆迎 魏朝星 徐报融媒记者 李昌海 胡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