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徐州 > 正文
小康路上让群众感受到幸福提速
——记徐州市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胡建军
2021-09-22 09:36:00  来源:徐州日报  

“因园区开发建设,近10年来北沟村农用地被征用90%以上,走传统的农业生产道路显然行不通,要想实现村强民富的新跨越,就要谋求产业振兴的新路径。” 2016年2月,31岁的胡建军当选新沂市北沟街道北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时这样说。

从那时起,胡建军凭借着一股敢想敢干的闯劲儿,深度剖析本地优势,多渠道发掘致富动力,带领北沟村走特色经营之路。通过投资建造标准厂房、购买置换门面房、投资创办自营企业、盘活现有闲置资产等方式,理清盘活集体经济的发展思路。

2019年,北沟村自办企业新沂市众洁物业有限公司和武成建筑公司成立,胡建军带队前往园区企业考察、洽谈合作事宜,最终与园区18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同时为村民提供保洁、绿化、安装和维修四类就业岗位,帮助347名村民解决就业问题,实现就业就地转化。原来的低收入农户乔汉营在物业公司从事保洁工作,他笑着说:“村里的政策好啊,我现在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对以后的日子更有信心了。”

如今,北沟村无一户贫困户返贫,不仅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还激发了群众摆脱贫困的气魄与力量,带领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到2020年底,北沟村总资产已达6000多万元,年集体经营性收入近300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每年稳定增长超50万元的既定目标。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民生工程,2016年以来,胡建军带领北沟村连续开展四轮为民办实事工程,注重补齐民生事业短板。通过实施村主干道硬化、安装下水管道、修建公共厕所、集中整治生活垃圾、架设夜间照明设备和修建文化休闲广场等措施,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还提升了农村的文明程度。村民看在眼里,乐在心头。

民间疾苦声,枝叶最关情。胡建军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装在心间,致力于提升全体村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是胡建军最常挂在嘴边的话。从2016年至2019年,北沟村连续出台60—69周岁老年人合作医疗垫付、特困户精神疾病人员救助、大病救助和特困户子女升学激励四项惠民政策,突出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让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幸福提速”,共享集体经济发展的红利。

胡建军始终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困,通过实地走访调查、群众座谈等方式,了解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着手推行医疗兜底保障政策,凡是符合北沟村医疗兜底保障政策条件的村民,仅需支付两元的诊疗费,新农合报销后自付的合规费用完全由村委会垫付。此项惠民措施从2020年8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不仅有利于构建完善的医疗兜底保障体系,还让全村2947名村民“看得了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在卫生室看病,只花两元钱挂号费,诊疗费用和药品都免费,放在以前连想都不敢想,这都得益于村里的好政策,一年下来能省下几千元医药费用,大大减轻了家里的负担。”谈起医疗兜底保障政策带来的好处,村民刘宗贵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培育乡风文明,入脑更要入心。胡建军始终坚持以德润心、以文化人的工作思路,带领北沟村持续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十星级文明户”“北沟好人”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将道德讲堂作为宣讲和教育的阵地,宣扬正能量,弘扬好风气;组建一支30人的文艺团队,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同时组建3支志愿服务队,营造弘扬雷锋精神、乐于奉献的良好氛围。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有‘功成不必有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把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乡村发展作为己任,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干实事、谋福祉。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他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胡建军的话说得格外坚定。

◎徐报融媒记者 陈强 骆耀明 通讯员 叶敬来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