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抬头见蓝,今日的徐州,城市颜值在提升。
蜿蜒起伏的云龙山、碧水清澈的云龙湖、穿城而过的古黄河、傍城而流的大运河,今日的徐州文化气质很浓厚。
汉文化的发祥地、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发展中的成长型城市,今日的徐州家底更殷实。
在徐州,幸福是全方位的。
山明水秀、鸟语花香,徐州的幸福是生态环境更美好。
过去的徐州,很多产业都跟煤炭有关,从煤发电到煤焦化,从钢铁到水泥,产业结构偏重且单一,也给环境治理带来很大压力。现在的徐州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转型换来了城市环境的精彩蝶变,采煤塌陷区变成了国家级湿地公园,采石场变成了宕口公园。
山环城,城依山,山水相依,城市间树木葱茏、绿意盎然。连续15年森林覆盖率全省第一,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这里有十分钟绿地圈;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联合国人居奖,这里的荣誉纷沓至来。一城青山半城湖,在徐州,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路更畅,城更靓。
绿水青山、日新月异,徐州的幸福是城乡面貌更靓丽。
在主城区,从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到老旧小区、散片区治理实现“红物业”管理;在农村,从狭窄阴暗的土瓦房到各具特色的小楼房、从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到四通八达的公路,精彩蝶变不断绘就美丽城乡图景。几年间,城与乡都在变得更加美好,百姓生活品质也在不断提升。
如今,来到徐州这座城市,你会看到这幅动人画面,宽敞整洁的路面、川流不息的车流、鳞次栉比的楼房,美丽宜居的乡村……
八街九陌、欣欣向荣,徐州的幸福是文明风尚溢满城。
以“绣花功夫”建设幸福徐州“大家庭”,文明城市创建显成效。农贸市场建设、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等民生实事,让群众从身边的变化中感受细微的幸福。从文明城市到城市文明,徐州积极打造“好人文化”品牌,树立道德新标杆,在全市上下掀起了争做文明市民的热潮。
一条条整洁干净的马路、一幅幅特色鲜明的公益广告、一个个礼让行人的暖心举动,犹如涓涓细流,滋养着一方水土,流淌进每位市民心中,奏响文明风尚新乐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名片熠熠发光。
谋民之利、解民之忧,徐州的幸福是百姓生活有保障。
民生是幸福的根本,“惠民、利民、为民”的理念在这座城市随处可见,一幅饱蘸民生温度的画卷随之徐徐展开。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强化困难群众保障、加大教育惠民力度、加强卫生健康服务……一项项举措持续增添民生幸福砝码,让幸福之花开遍每一个角落。
“耳听八方弄清百姓需求,周全服务心怀万户千家”,徐州不断聚焦痛点难点、推进改革创新,民生保障水平在提高,百姓日子越来越舒畅。今天的徐州,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有保障、变更好,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而幸福的笑容。
砥砺奋进、新益求新,徐州的幸福是产业发展更强劲。
以“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为战略引领,徐州聚力构建更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重塑经济发展新动能。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4大传统优势产业共同发力,旨在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现代化,夯实实体经济根基。创新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全市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37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大中型企业基本实现了研发机构全覆盖。
一个个项目紧张施工,一间间厂房有序排列,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在徐州,产业发展不断被赋能,经济活力不断被激发。
在徐州,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仰头见蓝、推窗见绿;幸福是城市更繁荣、乡村更兴旺;幸福是百姓笑容常在、笑口常开;幸福是美德蔚然成风、文艺百花齐放;幸福是“钱袋子”更鼓、“家底子”更厚。
立足当下,眺望未来,“劳有厚得、学有优教、病有良医、幼有善育、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幸福徐州新蓝图正在绘就,徐州百姓将收获更强烈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徐报融媒记者 段小凡 刘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