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徐州 > 正文
提升小厕所 做实大民生
2021-11-18 10:13:00  来源:徐州日报  

“没改厕前,我们这里环境卫生很差,一到夏天,蚊子、苍蝇满天飞,院子里满是臭气。现在新修建的冲水厕所,真干净、卫生!”徐州贾汪区青山泉镇青山泉村的几位村民高兴地对记者说。

小厕所,大民生。厕所的状况,关乎百姓生活,折射文明风尚,关系地方形象。“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开展以来,青山泉镇党委把推进厕所革命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将厕所革命与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精准推进,先后修(改)建公厕14座,切实改善了城乡卫生条件、提高了百姓生活质量,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

■系统调研底数“清”

青山泉镇组建工作专班,分组对全镇公厕状况等进行认真摸底,做到具体问题清、基本情况清、群众诉求清等“三清”,并建立起工作台账,详细记录公厕数量、使用情况、卫生情况等,掌握好第一手数据,为下一步精准改造提供重要参考。结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根据人口数量和分布情况等科学规划厕所区域布置、规格、数量等,做到资源分配均衡化、如厕便利化、体验高质化。通过系统调研,做好分类谋划,有小问题但不影响使用的,在排查中立行立改;因施工不到位、产品质量不过关等导致的问题厕所,力争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整改;因技术模式不适宜、短期内难以整改到位的,纳入改厕计划,逐步改造提升。

■匠心推进质量“高”

对公厕的修(改)建,青山泉镇党委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落实,大力将厕所改建工程打造成“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的示范性项目。按照前期规划,对厕所的外立面进行改造,做到美观大方、为景增色;增设管理间,为实现厕所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修建无障碍设施通道,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人士提供方便;同时,在洗手盆、残疾人坐便器等设施上面强化细节管理,体现青山泉特色,实现厕所建设与推广本土文化深度融合。为确保工程质量,该镇党委成立督导工作组,对全镇厕所革命工作专项监督、包片管理,定期开展督导检查。

■强化养护效果“实”

农村厕所,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护。把建立运行管护机制作为农村改厕的前置要求,在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建成后的运行管护问题,切实做到改厕与使用管护、供水、污水,一体谋划、一体设计、一体建设。不仅如此,城乡居民卫生条件的提高,一方面在硬件设施的完善,另一方面在观念理念的更新。青山泉镇党委在修(改)建厕所的同时,加强文明如厕宣传,引导群众讲文明、树新风。借助“十必联”群众工作法、“农村大喇叭”等方式广泛宣传厕所改造工作成果、文明如厕公约等,让讲卫生、讲文明成为一种习惯,变成一种必然。

为做好此次厕所改造工作,该镇党委强化顶层设计,注重分类实施,实现实际需求与组织所办精准对接。根据镇区特点及片区具体情况,对青山泉中学东侧、粮库南等4座公厕进行重点改造,改造要求不低于国家二类公厕标准;对青年广场、镇政府对面、镇北路4座公厕进行升级装修改造;对位于青山泉村、蔬菜村、工人村、农贸市场的6座公厕进行一般普通改造,前后改造费用约80万元。

下一步,青山泉镇党委将进一步规范厕所的日常管理维护,让民生项目持久发挥惠民效果。◎文/图 徐报融媒记者 蒋新会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