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徐州 > 正文
绿色的田野孕育强村希望
——走进徐州市铜山区黄集镇左庄村
2022-08-12 09:29:00  来源:徐州日报  

清晨5点不到,铜山区黄集镇左庄村村东880亩农田,一片忙碌。村干部和雇工们趁着太阳还没“毒”晒到地头,仔细侍弄着田地。

上午10点,忙碌的农人陆续离田,地头竖立的“铜山区扶贫产业区”牌子在逐渐安静下来的农田,更加醒目。

关于左庄村富民强村的故事,村党总支书记孙子茹的讲述,也从这片农田开始。

“这块牌子是2017年竖起来的,那时的左庄还是市定经济薄弱村,靠着争取来的200万元扶贫项目资金,把村民一家一户种的土地流转到村集体,实行股田制经营模式。”孙子茹指着如今成片、规整的880亩股田告诉记者,以前这片地是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的责任田,多的种六七亩,少的种一两亩,地是旱地,种不了水稻,只能种小麦和玉米,“一年种两季,只有落一季的钱,村民一年地里的收入算下来只有五六百元。”

200万元扶贫资金的注入,让这个当时村集体没有分文收入,干啥事都捉襟见肘的经济薄弱村,有了开启强村富民发展之路的“启动资金”。

“88万元用于土地流转,37万元建厂房,买农资、做仓储,29万元购买大型机械,剩余的钱用来买农药化肥……”虽然时隔数年,但仅凭记忆,孙子茹就能把“旧账”翻得门清儿。

分散的土地,实现了集中、规模化经营,使得土地的价值被最大程度挖掘出来。通过土地平整,修建沟渠,原先只能种小麦、玉米的旱地,变成了稻麦轮作的良田,269户农民入股成立了徐州市铜山区谷逸谷物专业合作社,当年村里就增收24万元。

这几年,通过机械化种植、改种优良品种、改进田间管理技术,左庄村的880亩股田,越来越成为带动村集体发展的“动力源”。

新品种、新技术也在这里探索尝试,生根发芽。“今年村里拿出了几十亩地试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虽然因前期雨水多,增收的效果今年可能不会充分体现,但我们还会继续探索这种绿色、生态、高效的种植方式,实现玉米带和大豆带年际间地内轮作,达到一季双收的效果。”孙子茹告诉记者。

在土地上的持续发力,让左庄村的村集体经济越来越强,“去年股田加厂房出租等项目,村里一年增收92万元。”

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越走越稳,曾经的经济薄弱村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离村部不远处,一座占地1560平方米的规模化粮仓正在加紧建设。“以前的仓储设施落后,仓房陈旧,利用率较低。新粮仓建成后,俺村可以有选择地择机出售粮食。一般情况下,刚收割完的粮食价格比存储一两个月后的出售价要低一两毛钱。按这样计算,预计今年年底前建成的粮仓,今后能给村里带来每年40万元的增收,同时辐射周边乡镇。”

与粮仓一墙之隔的是,即将投入使用的沼气站。“沼气站建设600立方米厌氧发酵系统、300立方米贮气柜、400立方米沼渣池,配套建设沼气净化系统、户灶等。以后,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可以加入沼气池密闭发酵,既能产气,又能沤制成优质的有机肥料。沼气供迁入农房改善项目福苑小区及周边的居民使用,有机肥料还田,拉动绿色种植。”对于即将建成的沼气站,孙子茹提前就有了精细的盘算。

“村里现在建成了4个高标准公厕,有3个文化健身广场,下半年,第二批村民将迁入福苑小区,住进崭新的楼房……”在孙子茹的讲述中,左庄村的好事一件接着一件——

等秋收后,880亩的股田将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以前,这片地灌溉要3天时间,改造完只要1天半就能完成,省时省力,也节约能源,土地上又能做一篇新的增收文章。”

村里打算利用造粮仓、冷库的时机,发展蔬果等特色种植,“跟周边的郑集、郓城连成片,做强规模化特色种植产业,开辟一条增收的新路。”

五年前,村民的年平均收不足1.2万元,如今,村子变富了,村民增收的路子也多了,土地租金1亩地1000元,再加上外出打工的收入,村民的年平均收入达到了2万元左右。

绿色田野孕育的希望,让左庄在强村富民的路上,越变越好。文/本报记者 胡明慧 图/本报记者 许晨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