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堡街道潘楼村前几年建起来的好人园,正在准备改建,让更多的文化元素“入驻”其中;棠张镇跃进村去年开办的俭康厨房,开始的时候少人问津,如今却成为村民们办红白事首选的地方;汉王镇今年开设的公益课堂,村民小邓上完一期,就盼着下一期开课……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用文明创建为乡村振兴铸魂、塑形、强基,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成为美丽乡村最动人的风景。
铜山好人,为城市增辉
铜山好人,层出不穷。从双手绣绿荒山的当代愚公刘开田,到数九寒天跳进冰河勇救老人的赵远齐;从一家三代接力42年捐资助学的刘继民家庭,到把践行雷锋精神当作人生信条的最美退役军人惠本杰……一批批铜山好人托起了文明的新高度。
好人就在眼前,“照亮”前行的路。柳泉供电所的电工权民,17年前,为家门口一处20多米长的铁路涵洞免费安装电灯,灯坏了就修,修不好就换……17年过去了,涵洞迄今换过的灯已有近百盏。
权民在维修路灯
好人就在身边,“温暖”奋进之旅。徐州市铜山矿乡关系协调中心党支部书记惠本杰,把奉献当作人生的信条,努力向他人、向社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无论是在部队,还是转业地方,转战多个岗位,惠本杰都甘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好人走在前头,众人跟在后面。三堡街道潘楼村的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坚持了20多年,门镶“十星”的村民,是全村人追赶的目标。“村里的一个妇女,前几年评十星级文明户缺了致富星,后来在村里办起了幼儿园,不仅让村里的孩子上学更方便,也让自己有了一份前景光明的事业。”三堡街道潘楼村党总支副书记吴远远告诉记者。
“铜山区在区级层面将好人文化与乡风文明建设相结合,以好人文化建设为抓手,着眼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持续开展铜山模范、最美家庭、最美婆媳、文明家庭、美德少年等先进典型选树,营造浓厚的好人文化氛围,探索出德治与自治结合、育民与惠民并举的基层治理路径。”铜山区文明办副主任钟永莉说。
文明实践,让幸福共享
棠张镇跃进村的俭康厨房建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几十平方米的房间里摆放着十七八张圆桌,整齐而有序。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移风易俗是关键。办俭康厨房是跃进村自创的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就是要改改村民延续了多年的老习惯。
“以前,村民多在大路边办红白事,既影响环境又不健康卫生,村里就办了俭康厨房,既给村民办红白事提供方便的场所,同时也反对铺张浪费,提倡移风易俗。”跃进村党总支书记马杰告诉记者。
几年前,三堡街道潘楼村几名从外乡嫁进来的媳妇自发组织了“为老志愿队”,此后,村里独居老人的家里,常见她们的身影,帮忙晒被子、理发、买菜,温暖了老人们的心。如今,这支志愿者队伍吸纳了全村200多个年轻人,成为一支流动的“爱心服务队”。
感受到温暖的老人们,以传递温暖的方式回报温暖,十几名老人,把自家小院布置成义务“托管室”,孩子们放学后可以去他们家学习、休息,等父母忙完工作再来接。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瞄准群众的急事、难事、烦心事,铜山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群众的心。
如今,铜山志愿服务已形成特色鲜明的品牌。“以‘一月一主题’活动为主线,策划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文明铜山志愿有我’学雷锋志愿服务、‘邻里守望 关爱互助’志愿服务等一系列集中行动,通过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钟永莉说。
文化惠民,给城乡添彩
自从上了公益课堂,汉王镇汉王村村民小邓和婆婆之间的关系有了明显的好转。
小邓的爱人在外地工作,她负责照顾孩子,和婆婆住在一起,摩擦矛盾难免发生。
今年年初,镇里开设公益课堂,教点茶、剪纸、盘扣等课程,小邓积极报名参加,既学习了新的技能,又涵养了平和、包容、友善的心性,和婆婆的关系也和谐了许多。
“我们镇的公益课堂已举办4期,深受村民的欢迎,以后镇里还将把公益课堂继续办下去,让村民有陶冶情操的好去处。”汉王镇党委宣传统战委员董妍说。
农民富,不光是兜里有钱、仓里有粮,还要精神丰盈。前不久,利国镇“送戏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厉湾村文化大礼堂举行,来自镇妇联、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厉湾村等部门单位的11支演出队轮番登台,绘声绘色的表演赢得了满场喝彩,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一场“文化盛宴”。
乡村文艺为乡风文明赋能,大彭镇村民在表演舞蹈《古韵大彭庆丰收》
好人为城市增辉,文明实践让幸福共享,文化惠民给城乡添彩……铜山区通过大力弘扬时代新风,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的种子日益植根到每个人的心田,乡村文明不断焕发新气象。(供图:徐州市铜山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