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改观小区面貌——“脏、乱、差”变成“净、畅、美”,一个个老小区“靓”了起来;改善房屋功能——楼顶防水、墙面加固、更换管网,一栋栋旧房子“新”了起来;改造基础设施——修建道路、划定车位、配置充电桩,老街坊的生活品质得到实实在在提升……
10月16日,记者走进贾汪区新城巷片区、工商局宿舍、七中家属区时看到,改造后的老旧小区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居民幸福感大幅提升。从“安居”到“乐居”——“环境变好了,居住舒服了,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很足!”对于改造后的小区,居民们赞不绝口。
听民意:
从“要我改”到“我要改”
“原来的路坑坑洼洼的,一下雨就积水。在改造之前,小区管道堵得很厉害,三天两头要维修。这次改造,我们都很满意。”在新城巷片区,居民云彩婷告诉记者,她住在这里已经十余年了。小区在改造前征求了居民们的意见,包括墙体的颜色、路面和管网的改造等。
在云彩婷等老住户看来,困扰他们多年的“积水”“漏水”问题,能在这次改造中被一并解决,是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
“为了让小区的改造惠及更多的群众,社区干部走访小区住户,广泛收集小区居民的建议。根据前期实地调查老旧小区现状以及居民反馈的一些问题,对小区内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等进行改造。”贾汪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付洋介绍。
在小区改造前和改造过程中,贾汪区住建局相关部门会根据居民实际需求,对改造项目进行优化调整。新城巷片区改造工程启动后,有居民反映“一下大雨,屋顶就渗水”。该区住建部门立即派人实地查看,了解到近几年顶楼居民家漏水现象时有发生,让居民很是苦恼。该区住建部门立即在小区改造项目中新增楼顶防水改造项目,与居民详细商议后启动改造工程。该区住建部门派驻工作人员现场实时跟进,施工方克服高温天气等困难因素抓紧施工,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楼顶防水改造工程按时保质完成。
与此同时,该片区还通过老旧小区改造,解决了空中飞线缆的难题。
小区居民吴承芳表示,以前小区的用电、入网等线缆,都是架空走线,横在小区楼院上空。“后来各种线越拉越多,纵横交错,没办法,只能把一大捆粗细不一的线扎在一起。抬头一看,简直像‘蜘蛛网’一样,不仅影响环境美观,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在做土建工程时,都预留了地下管网。”该项目现场施工负责人赵雪刚说,“我们已提前与四大运营商、电力部门沟通协商,确保老旧小区线缆全部入地,包括强电、弱电以及网络线缆。”
改造后,小区上空从杂乱无章变成了“无线”之美,居民再抬头,只会看到蓝天白云。在强、弱电缆入地的同时,该片区还新建起带有充电桩的车棚,避免了居民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的问题。
老旧小区改造,“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改后怎么管”等一系列问题,都由居民商量着定,真正实现了从“要我改”到“我要改”、从“政府干”到“一起干”的转变。
惠民生:
工程改造做到居民心坎上
在位于老矿街道工商社区的工商局宿舍,建设于20世纪90年代。住在这里的张师傅告诉记者,以前小区里连路灯都没有,排水设施也设计得不合理,“一下雨,泥水都漫进楼道里”。在改造前存在着管网破旧、雨水管道老旧、停车难、乱拉电线等各种问题。但是改造后的工商局宿舍却是让人耳目一新。
记者了解到,该小区在改造前存在功能性设施缺损破旧、楼体老化损坏严重、地下管网陈旧淤堵、停车位缺失等问题。为了改善工商局宿舍居民的生活环境,由贾汪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城管、园林、办事处、社区、施工企业等有关单位抽调专人成立专班,全力抓好改造工程。
如今,走进工商局宿舍,该小区虽小却精致,建筑外墙重新喷涂了真石漆,道路平整干净,加装了新的路灯,居民楼下还有规划整齐的停车位,从“颜值”到居住的舒适度都得到了全面提升。
改善绿化环境、增设健身器材、“白改黑”的沥青路、规整的停车线……每一项工程都做到了居民心坎上。记者走进七中家属区,让人想象不到这是个有40多年房龄的老旧小区。
“这里原先是一片长满荒草的垃圾堆,又脏又乱,现在改造成了我们的活动中心。”作为教育系统的一名退休老教师,今年86岁的居民张之礼对新建休闲广场的人性化设计特别满意,“运动区的塑胶地面安全舒适,大人孩子都喜欢聚在这里锻炼、聊天。”
“我们小区是今年6月份动工改造的,如今面貌已焕然一新,水、电、路、气等老旧市政基础设施都得到了完善。”谈到改造后的改变,张之礼喜笑颜开:“现在,我们这里的路是柏油路,路灯是太阳能的,过去脏乱差的小区环境不见了,老旧小区改造给我们居民办了件大好事,大家伙的心里现在别提有多亮堂了。”
像新城巷片区、工商局宿舍、七中家属区一样,2023年贾汪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涉及19个老旧小区,总建筑面积约19.6万平方米,涉及房屋64栋、居民1931户,预计投资约10300万元。
老旧小区改造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关心关切之事,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近年来,贾汪区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以老旧小区改造这一“小切口”推进“大民生”,让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居民开启“新生活”。本报记者 张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