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徐州 > 正文
徐州市贾汪区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夜模式” 激活乡风文明“新风尚”
2023-11-09 09:05:00  来源:徐州日报  

一声戏乐起,乡愁动人心。11月7日晚,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荆台村村民从四面八方纷纷聚拢到活动广场,不少戏曲忠实粉丝早早地进场占位置。贾汪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乡贤艺术团成员们换上戏服,摆好架势,当锣鼓声音响起,耿双双缓步走到舞台中央,为村民表演川剧《变脸》。这是贾汪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送戏下乡”镇村行的一幕。

“这个活动搞得特别好。把戏送到我们家门口了,这个剧团演得也很好,希望以后这样的活动多搞几次。”荆台村村民宋义青对“送戏下乡”活动赞不绝口,就连小朋友也兴高采烈地围坐在舞台前。“现在不少年轻人也爱听戏曲了,这是好事。”青山泉镇荆台村党总支书记郝永感慨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自10月18日以来,贾汪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送戏下乡”镇村行走进各镇、街道、功能园区,依托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不断丰富文明实践内涵,让文明实践在夜间不停档。

“我们坚持区级送文艺、送服务与镇村自办活动相结合,以‘文明夜集 乐享贾汪’为主题,从贾汪草根秀优秀节目巡演、‘纳凉晚会’镇村行活动,到新时代文明实践‘送戏下乡’镇村行,就是要让各地文明实践‘夜模式’开展得更加丰富多彩,丰富活跃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贾汪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张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夜模式”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11月1日下午6点,距正式演出还有1个小时,江庄镇江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临时搭起的舞台前就围满了人。晚上7点,锣鼓声起,戏幕拉开,演出正式开始。大家三五成群,或站或坐,看着表演,听着戏曲,时不时拿出手机记录下精彩瞬间。台上演员声情并茂倾情演绎,台下群众送上阵阵掌声,共同演绎美好幸福乡村生活。

72岁的江庄村村民卢兴海,几天前就从新农村大喇叭里听到戏曲演出的消息了,这几天一直等着演出日子的到来。“戏曲寓教于乐,我从小就特别喜欢,今天和老伴一起来现场看戏,感觉非常好。”卢兴海激动地说,“政府出钱让我们看戏,希望演出队常来!”

为做好演出前的各项保障服务,江庄村“两委”、全科联络员、网格员等,下午5点不到就来到了活动现场。“活动中,我们主要做好后勤保障服务、维持秩序等,引导村民有序参加文明实践活动。”江庄镇江庄村全科联络员刘遥遥介绍。

“过去,群众夜间娱乐活动比较单一。自从新时代文明实践‘夜模式’活动开展以来,老百姓晚上都喜欢来了。”江庄镇江庄村党总支书记胡辉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持续丰富活动形式内容,不断提高群众的参与热情,确保活动常态长效开展下去。”

新时代文明实践“送戏下乡”全覆盖

10月18日,“文明夜集 乐享贾汪”贾汪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送戏下乡”镇村行走进老矿街道泉旺头社区;

10月31日,“文明夜集 乐享贾汪”贾汪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送戏下乡”镇村行走进大泉街道崮岘村;

11月6日,“文明夜集 乐享贾汪”贾汪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送戏下乡”镇村行走进塔山镇张场村;

……

鼓点清脆,嗓音雄浑,一出出经典戏曲唱段,赢得了乡亲们满堂喝彩……每场活动中,都能看到贾汪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乡贤艺术团成员在舞台后面,一边对镜描眉上妆,一边为即将登台的演员加油鼓劲:“上了舞台,可得拿出真本事!”

接到“送戏下乡”活动通知后,贾汪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乡贤艺术团的演员们就着手编排新一期节目。“既有川剧,还有柳琴戏和黄梅戏,让不同喜好的观众都能过瘾。”该艺术团团长宋克义介绍,“为实现‘送戏下乡,送出精品’,我们演职人员加班加点反复排练,力争将每个动作、每句唱腔都做到完美。”

“从10月18日到11月3日,我们马不停蹄把演出送到区里的12个村(社区)。”贾汪区文化馆馆长闫红艳说,本轮巡演活动,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依托贾汪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乡贤艺术团、马庄农民乐团、贾汪柳琴剧团、区文化馆舞蹈队以及筝灵琴苑、俊龙武术、自强国术馆等,还有各地在贾汪草根秀——“百姓大舞台 有才你就来”文艺演出等活动中涌现出来的“草根”明星和“草根”艺人等。

浓浓“文明味” 满满“幸福感”

一场场冒热气的理论宣讲,一次次与民同乐的文艺演出,一项项温馨的志愿服务直抵人心。今年以来,贾汪区不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群众“点单”,志愿服务精准“上菜”的文明实践活动让“文明味道”越来越浓,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越来越强。

“妈,对不起,不该赶您走,原谅我,妈……”当悔改的儿媳妇对着婆婆大声忏悔的时候,节目《婆婆也是妈》伴随着舒缓的音乐拉上帷幕。“这节目演得好,在寓教于乐中倡导了好的风气。”这是在潘安湖街道湖畔佳苑小区演出时,居民朱大娘的心里话。

“社会进步好风尚,移风易俗好榜样。文明实践倡新风,破除陋习见行动……”舞台上,伴随着清脆的快板声,来自贾汪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乡贤艺术团的演员们带来快板节目《移风易俗树新风》。居民朱兴俊对这个快板表演感触颇深。“以前,我家每年吃酒席几乎花光了一年辛辛苦苦挣的钱,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现在好多了,不仅滥办酒席的没有了,大家都争着搞好卫生,孝敬老人,邻里之间越来越和谐了。”朱兴俊说。

为弘扬时代新风,破除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近年来,贾汪区坚持将移风易俗作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有力抓手,聚焦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陋习,抓住“关键少数”,守正创新、多措并举破解难题,以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方式,让文明新风真正吹进老百姓的心坎里。

文明吹新风,润物细无声。贾汪区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夜模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一方面使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丰富的文化大餐,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依托这些“夜”活动,融入政策理论、移风易俗、反诈知识等方面的宣讲宣传,弘扬了主流价值,提高了群众素养,提升了社会文明程度。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总结‘夜模式’活动经验,让群众愿意来、来了有收获、来了还想来,进而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夜模式’打造成化育民风的舞台、文明成果的展台、密切干群关系的平台。”贾汪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丁思英表示。本报记者 李权 张雷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