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关节痛的老毛病又犯了,多亏咱们社区的陪诊志愿者,前后陪我去医院七八趟,让我省心又安心。”中秋节前夕,家住沛县汉源街道嘉苑社区80岁的刘大妈向返家过节的儿女们夸赞道。她平时与老伴一起生活,儿女们在外地工作。社区的陪诊服务志愿者们如同“临时家人”一般,给予老两口无微不至的关怀。
刘大妈的话道出了嘉苑社区许多老年人的心声。嘉苑社区是由67个楼栋组成的居住区,现有常住人口10012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有856人。早在2014年,嘉苑社区由大屯煤电公司出资建设,于2018年移交至汉源街道管理。社区的特殊之处在于居民多为大屯煤电公司的双职工家庭,但等到职工离退休后,其子女们基本都在外地工作。老人们的生活起居,尤其是看病就医时无人陪伴。
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汉源街道党工委积极响应沛县县委的号召,深入推进“让群众走进服务阵地,让服务走近群众身边”创新服务,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紧盯城市治理的主责主业。围绕小区群众的急难愁盼,汉源街道开展“建强服务阵地,创新服务为民”行动,让嘉苑社区老人们看病的难题得以改善。
嘉苑社区“两委”成员带领社工、志愿者,通过上门走访、问卷调查、电话访问等多种方式,对居民的需求进行了全面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嘉苑社区“孤独就诊”的问题日益凸显,陪诊的需求在独居老人、孕产妇、独自带娃就医、慢性病患者中占比较高。这些需求主要集中在代替排队、问诊沟通、陪伴检查、代取报告、代为买药以及情绪安抚等方面。
“陪诊护航”项目于今年4月底正式立项。社区“两委”召集社工,重点围绕服务需求和志愿者队伍建设进行了深入商讨并形成了初步的方案。随后,社区与相关医院的专家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共同制定了更规范的陪诊服务内容、陪诊承诺书以及免责协议书,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嘉苑社区优先吸纳了具有医学学习及工作经历的志愿者,专门组建了“陪诊护航”志愿服务队,现有陪诊志愿者36人,年龄最大的55岁,最小的18岁。“陪诊护航”志愿服务队采取了“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志愿接单”的运行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挂号取号、就诊陪护、预约检查、取送报告等一系列服务。居民通过拨打嘉苑社区居委会电话或现场申请预约,社区工作人员会整理出服务清单并发布到志愿服务队微信群中。志愿者接单并签订协议后,会陪同居民就医。服务结束后,社区工作人员还要通过上门、问卷的方式了解服务评价,发放相应的志愿补贴。
7月24日,新城嘉苑D区的张先生女儿小糖果患上了疱疹性咽峡炎,需要在沛县中医院挂水7天。张先生和妻子身为双职工连续请假困难,只好让自己的父亲陪同孩子就医。由于张先生的父亲上了年纪,腿脚不太利索,加上其对医院的智能挂号、线上缴费、拿药设备等操作不熟,让他一筹莫展。
嘉苑社区居委会了解基本情况后,立即联系了住在新城嘉苑E区的志愿者王静静。王静静来到居委会,与张先生当面沟通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和病情,签订了相关协议。从7月25日开始至7月28日,王静静每天上午都和张大爷一起陪同小糖果到医院挂水。她协助医生沟通病情,将当天的医嘱和用药增减情况通过微信发送给张先生。在王静静的帮助下,张大爷只需带着小糖果在门诊输液室等候,而志愿者则负责排队缴费、取药送药、提醒输液等事务。当孩子害怕打针哭闹时,王静静还会配合护士安抚孩子的情绪,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陪同会诊结束后,张大爷感慨地说:“终于不用我抱着孩子楼上楼下来回跑了。孩子哭闹有情绪的时候,小静是真有办法,一哄就好。这几天我轻松多了!”
嘉苑社区的“陪诊护航”项目不仅解决了居民的实际困难,更在无形中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让社区变得更加和谐温馨。志愿者们在陪诊服务中充当了“临时家人”的角色,给予老年人心灵上的寄托和安慰。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志愿者魏晓凡在谈及自己的陪诊经历时表示:“每次陪诊都像是在进行一场心灵的洗礼。每当看到老人们因病痛而紧锁的眉头,我就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陪他们看病虽然辛苦,但看到他们康复,那份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魏晓凡的话代表了众多志愿者的心声。他们不怕劳苦,只愿用自己的行动为老人们带去一丝温暖和安慰。
44岁的时存芝是另一位深受居民喜爱的志愿者。她经常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为社区的老人提供陪诊服务。每当有老人需要帮助时,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为老人们排忧解难。她说:“我觉得陪诊不仅仅是一种服务,更是一种责任。看到老人们因为我们的陪伴而露出笑容,我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据统计,自“陪诊护航”项目实施以来,已经为311名居民提供了陪诊服务,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这些服务不仅解决了他们看病就医的难题,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社区的关怀和温暖。
“‘陪诊护航’项目的实施集合了居住在本社区的志愿者力量,以‘身边人帮助身边人’的方式及时高效地解决了居民的实际困难。”汉源街道党工委书记袁永表示,“这一项目不仅体现了社区服务的温度和深度,更是对‘两个走进(近)’理念的有力践行。汉源街道将继续深化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模式,让更多的居民能够享受到便捷、高效的社区服务。”本报记者 胡劲松 于珑 李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