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持红纸,右手握剪刀,灵巧的手指在纸上左右翻飞,不到半小时,一条条栩栩如生的灵蛇便跃然纸上,令人惊叹。记者近日来到丰县中阳里街道“江苏省名人剪纸工作室”,见到非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张智时,他正在创作最新的作品《灵蛇献福》,在没有任何底稿的情况下,他只凭一把剪刀在红纸上来回穿梭、游走舞动,金蛇、梅花、祥云,一个个生动的图案很快就展现出来。
“蛇在十二生肖中是智慧、多才多艺的象征;最近我天天都在剪各种各样的蛇年生肖,用剪纸表达对大家的新春祝福。”工作室里,张智小心翼翼地将连日来精心创作的作品摊铺在桌案上,一一向记者介绍。多年来,张智继承祖辈传统技艺,努力将剪纸艺术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这项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提起剪纸,张智打开话匣子,“小时候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要贴窗花,奶奶剪什么,我就跟着剪什么。”他告诉记者,从八九岁开始,便跟随奶奶学习剪纸,这一剪就是40多年。他创造的“剪韵”品牌,成为了丰县乃至全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在张智看来,剪纸承载的不只是一门技艺,更多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此,他不断走进校园、社区,将剪纸技艺教给中小学生、老年人,还赶赴全国各地,积极参加文化交流活动。“今年,我还和县里的3所高中建立起合作,每周固定开设社团剪纸课,就是要通过年青一代不断推动传统民间剪纸文化向前发展。”
交谈中记者还了解到,张智于2014年创建了丰县志坚聋人剪纸工作室,为丰县特殊教育中心的聋人学生提供学习剪纸、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他告诉记者一个好消息,在大徒弟李花真的带领下,聋人剪纸队去年已经发展到了几十个人,带动200多位残疾人学习和就业,他们不仅掌握了单色剪纸艺术,还熟练掌握了套色剪纸技艺,作品远销深圳、苏州、北京等地。□ 本报记者 张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