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徐州 > 正文
“四治融合”走出基层善治之路
2025-05-12 09:28:00  来源:徐州日报  

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中,徐州市云龙区子房街道立足文化根脉,融合古今智慧,“谋定后动”抓治理,传承王杰精神红色基因,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治理需求有机结合,创新打造“1234”红色子房治理模式,把历史智慧转化为破解老旧小区改造、矛盾化解等社区治理难题的“金钥匙”,走出了一条“德治润心、智治有方、法治护航、共治聚力”的基层善治之路。

德治铸魂

王杰精神激扬治理活力

子房街道深耕“德治工程”,以王杰精神为引领,让红色基因转化为基层治理内生动力。创新打造“王杰先锋”示范体系,通过设立“王杰式党员先锋岗”等激励模式,引导党员干部在老旧小区改造、环境提升等基层治理工作中践行“两不怕”精神,形成“党员带头干、群众齐参与”的良好风尚。

同时,构建多层次红色教育矩阵,开展“王杰日记新时代读写”系列活动。通过“寻找身边的王杰”微视频展播、“王杰家风宣讲团”进社区、“王杰日记读书会”分享交流、“王杰少年说”主题活动、“重走英雄路”沉浸式实地研学等多种形式,让红色精神融入居民生活,让榜样力量可感可学,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扛起新时代“王杰的枪”,使王杰精神在基层治理实践中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智治赋能

子房谋略创新治理路径

子房街道创新打造“古今对话”治理平台,将“谋定后动”的千年智慧创造性转化为现代治理实践。建设子房睦邻会客厅、协商议事长廊,以《史记》“圯上受书”典故为蓝本,提炼出“倾听—磋商—共识”三步调解法,进而启发形成“提、议、办、评”四步议事机制。

今年以来,街道已成功推动管道疏堵、停车位改造等30余项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同时,开设“张良谋略治理课堂”,从“张良智治案例库”中选取11个治理典型案例,编制成《张良智治手册》。通过古智今用,让历史典故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锦囊”,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的有机融合,让千年谋略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法治固本

典章今用涵养治理根基

漫步子房山法治公园,“法治典故长廊”以“张良约法三章”等历史故事生动诠释法治理念;“模拟调解角”让居民在互动体验中化身“民间法官”,在模拟调解过程中学习法律知识、掌握调解技巧。

街道联合辖区司法所培育“子房说法团”,既解读民法典新规,又讲述“张良劝刘邦息讼”等历史典故。截至目前,已成功调解邻里纠纷、物业矛盾等10余起,实现了“观景学法、游园解纷”的治理效果。同时,举办“子房山文化中的法治传承”系列讲座,邀请专家学者深度解析历史智慧与现代法治的融合之道;组建法治宣传志愿队,开展法律“进校园、进企业”活动;利用普法宣传月在社区发放普法资料,在广场、公共空间设置反诈地插、未成年人保护小品等法治微景观,让法律知识融入日常生活,推动形成“人人学法、事事依法”的浓厚氛围。

共治聚力

多元协同绘就治理图景

子房街道创新构建“红色物管会+文化共治圈”模式,将小区围墙打造为“张良智治文化墙”,在楼道转角设立“王杰精神榜样墙”,以文化认同凝聚治理合力。依托“党群e家通”线上平台和志愿服务积分激励机制,号召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工作者、居民、商户、物业及辖区企业等多元主体,组建“圆梦义警队”“薪火传承铁工”等11支服务队伍,带动3200余名群众参与平安巡逻、“净化、美化、亮化”等人居环境提升行动。

结合人大代表接待日,每月10日常态化开展“子房志愿服务日”活动,组织志愿队伍清理卫生死角,联动爱心商家设置义诊、义剪、家电维修、刀具打磨等便民服务摊位,同步收集民情民意,将群众诉求转化为具体治理措施。在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下,逐步形成了“文化引领、智慧支撑、服务暖心、治理有效”的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从“决胜千里”的谋略到“两不怕”精神,子房街道以文化基因解码基层治理,用“1234”红色子房治理模式实现矛盾化解源头化、群众参与组织化、治理效能长效化。通过德治凝聚共识、智治创新方法、法治夯实基础、共治凝聚合力,实现了基层治理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协同”、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服务”的转变。下一步,子房街道将继续深化“四治”实践,在传承历史文脉中创新发展,在回应民生诉求中提质增效,奋力谱写基层治理现代化新篇章。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