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徐州 > 沛县 > 正文
徐州沛县:绘就美丽乡村图景 打造宜居幸福家园
2020-04-07 10:13:00  来源:徐州日报  

宋庄村一隅。 谭歌 摄

近期,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联席会议办公室会同省相关部门,按照“地方自评、市级核查、第三方评估、省级部门评估会商”的方式,结合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检查问题清单、正面清单以及受上级肯定典型经验等情况,对全省76个涉农县(市)区2019年度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共评出第一等次23 个,第二等次45 个,第三等次8 个,其中,沛县位居第一等次前列,为徐州唯一一个第一等次。

日前,记者来到沛县实地感受该县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宜居乡村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巨大变化,探访他们是如何把乡村建设成为美丽宜居新家园,不断从理念愿景转化为现实行动的。

今昔变化大 乡村美如画

3月27日,雨后初晴,碧空如洗,春风和畅,桃李芬芳。行驶在沛县宽阔平坦的乡村公路上,透过车窗望去,绿油油的广阔麦田中,点缀着成片金灿灿的油菜花,或近或远的村庄,白墙褐瓦,静谧安详,好一幅五彩斑斓的大地春色图。

沛县大屯街道宋庄村是个革命老区,抗战时期,中共沛县县委就在宋庄一带活动,是“湖西地区红色交通线”的重要节点和联络站。曾经的革命老区因为种种原因在时代大潮中放慢了发展脚步,变成了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经济薄弱村,村容村貌和村集体经济都处于后进位置。

不能让老区的百姓一直这么穷下去,要让老区百姓享受改革开放的红利,这是党的初心,也是党员干部的使命。近年来,宋庄村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下,以市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城郊型现代农业和休闲观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宋庄百果采摘园”和“稻米龙虾混养基地”,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实施村庄美化、硬化、绿化、亮化等,村容村貌发生根本性改观。

记者眼前的宋庄,家家户户小院四合,房前小花园,屋后风景树,门前水泥路,村中小广场。村内健身步道、垃圾收集分类亭、水冲公厕等各种设施齐全,完全一幅小康美丽乡村的模样。

宋庄村党支部书记温瑞祥告诉记者,他们利用群众自发和集中整治两种途径,累计投入2600余万元,对道路、河道、村体、农田等公共空间进行治理,累计迁移改造农房14户2000余平方米;拆除违章搭建18处,改造房屋、院墙外立面15万平方米;清理河道4600米、坑塘5000余平方米;新铺沥青路面5500米、户户通硬化路面3500米,杆线入地2000米;新建休闲文化游园5座,新增绿化1万余平方米;新建标准化公厕2座,户厕无害化改造100%;新建污水处理厂1座,铺设污水管网4800米。

这一连串的数字,改变了宋庄落后的面貌,改变了宋庄人的生活,让宋庄公共环境整洁有序,公共秩序明显好转,村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修养大幅提升……

在沛县五段镇后六段村的郭红梅家,女主人郭红梅说起村容村貌的变化十分感慨。她们家是二层小楼,紧靠村内东西主干道,以前道路都是泥土路,车来车往,家里家外都是灰尘,道路两边是臭水沟,一到夏天,家里连窗户都不能开。现在真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里旱厕改成了水冲厕,围墙墙面做了美化,道路变成了宽阔的柏油路,臭水沟铺上管网埋在地下,院子外大门两边建成了小花园,一年四季有花有树,让人赏心悦目,就像住在公园里似的。这些都是政府给修建的,村民不用花一分钱,就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日子很是惬意。

后六段村党支部书记徐龙飞说,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他们村去年以来,全民发动、全民参与、全域整治,把村庄主干道铺成柏油路,背街小巷全部硬化改造成水泥路,对道路两旁沟渠和乱如丝网的弱电全部管网暗化,拆除沿街旱厕和违建,对公共地面进行绿化,所有院墙修缮后美化,所有村内道路硬化率100%,太阳能路灯亮化率100%。今后,他们村还将继续增加水冲公厕数量和村外环境整治。

像宋庄村和后六段村这样“小村庄大变化”的精彩好戏,在沛县还在不断上演着……

打造宜居新环境 让乡村美起来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遵循着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乡村更美丽的目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已经逐渐成为沛县广大乡村最为自觉的行动。

沛县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以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为突破,围绕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汇聚资源,整合政策,强化措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精心谋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路径。对一般村庄采取“庭院式住宅+微田园建设+股份合作经济”模式,建设以庭院小楼为主的新型集中居住小区,户有小花园、留有小菜园、公共配套设施齐全,在完善公共服务的同时,保持农村风貌。对具备旅游资源优势的村,采用“乡土化改造+乡村旅游+民居食宿”模式集聚提升。

立足村庄的区位条件和基础,按照整治达标村提升村容村貌、美丽宜居村实现“五美”标准、特色田园村达到六项引领的原则,分类引导、全域推进,形成农村人居环境长效整治、纵深拓展的态势。1000个整治达标村重点推进道路户户通、厕所革命、绿化亮化、庭院美化、安全饮水、垃圾分类、污水治理等基础工作,营造干净清爽的人居环境。100个美丽宜居村突出提升功能品质,重点向科学规划美、生产发展美、创业富民美、村容村貌美、乡风文明和谐美“五美”的要求发展。10个特色田园村注重公共空间、重要节点空间、建筑景观的融合,打造形成“一户一品味、一树一景观、一花一世界”的视觉效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020年,沛县将继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改善,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同时,依据镇村布局规划,建设美丽宜居村庄36个,建设新建改建型特色田园乡村3个、完善提升型2个;全面提升1000个保留村庄清洁整治标准,持续推进清理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农业废弃物、清除无保护价值的残垣断壁,加大农村公共空间治理,改变农民不良生活习惯的“四清一改一提升”等工作。

从狭窄阴暗的土瓦房、坑坑洼洼的泥土路、“脏乱差”的代名词,到各具特色的小楼、四通八达的公路、令人向往的美丽宜居家园,沛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乡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景在村中,村融景中,一个个昔日灰头土脸的“土村庄”在环境整治中加速蝶变,一幅幅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在沛县这块历史悠久的土地上铺陈开来,而且这幅画卷会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壮阔。(蒋新会 燕立海 李辉)

责编:魏兴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