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美育对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2020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加强新时代的青少年美育,正当其时。
近年来,常州市着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人这个总体目标,不断深化以童谣、儿童诗、儿童剧、儿童画、少儿书法等为主要形式的美育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提升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塑造完善人格,滋养人文情怀。
广覆盖。通过多年来的实践,全市共有294所中小学在美育成立了不同门类的专门社团,超过学校总数的83%;开展少儿书法、儿童画、童话故事创作活动的学校分别占87.4%、87.3%、70.3%,位居前三;武进区、金坛区、溧阳市分别有73、59、60所学校在市级以上美育活动中获得各类奖项;小学阶段开展美育活动接近全覆盖,可以说,全市美育活动有着广泛的参与率和深厚的基础。特别是常州市创新机制,将美育融入年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目标项目管理,用“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引导文艺院团、中小学校等基层单位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推动形成日常化、全覆盖的生动局面。
有亮点。在历次全省全国的“童”字系列美育活动中,常州青少年创作的优秀美育作品获奖数量和质量位居全省前列。其中儿童诗《手机》《树》《耳朵》等优秀作品脍炙人口、口口相传,产生了广泛影响;在连续两届“童真里的色彩”儿童画创作大赛中,常州报送的作品均在万件左右,总数位居全省各设区市第一名;18年来,金坛华罗庚艺术团先后创作排演10台大型现代儿童剧,在全国巡回演出8000余场,被誉为江苏的“乌兰牧骑”;新北区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广儿童诗特色教育,涌现出了新桥小学、龙虎塘小学等一批诗教工作名校。
重涵育。在深化美育教育的过程中,常州市着力在融入结合上下功夫,以期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将美育融入到“我的中国梦”“八礼四仪”养成教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主题教育活动中,不断创新主题内容和形式载体。全国首部以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为主题的动画电视剧《东方七色花》在央视播出,并在爱奇艺、腾讯、优酷土豆等网络平台热播,引导青少年充分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下一步,常州市将以建好用好青少年美育创研中心为抓手,着力提升全市美育工作的系统性专业性,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中引领广大未成年人健康全面成长。
儿童剧 滋养更多美德少年
《戏娃》演出剧照
“我们和孩子从没看过这么好的儿童剧!”看完江苏省儿童艺术剧院(华罗庚艺术团)送演的儿童剧《寻找“红头发”》,茅山老区师生们久久沉浸在精彩的剧情和演出中,细细回味着文明礼仪养成主题。
这,只是艺术团常年深入茅山老区乡村学校巡演的一个场景。每一场演出传递的真善美和正能量,都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18年来,华罗庚艺术团面向千万儿童观众群体,倾力打造高品质的现代儿童剧,先后创作排演《少年华罗庚》《飞吧大雁》《永远的雪梅》《留守小孩》《黎明的河边》《从长荡湖来的女孩》《田梦儿》《寻找“红头发”》《青铜葵花》《戏娃》等10台大型现代儿童剧,在全国巡回演出8000余场,观众达800万人次,被誉为江苏的“乌兰牧骑”,剧团被中宣部评为“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2020年6月1日,剧团正式挂牌升格为江苏省儿童艺术剧院。
一直以来,艺术团牢牢把握“主旋律、正能量”的方向,侧重抓好现实题材、特别是反映本土气息的原创作品。音乐儿童剧《田梦儿》挖掘和艺术再现了美德少年的感人事迹,在省内外演出500余场,观演人数达50万人;红色文化儿童剧《黎明的河边》巡演进校园,让学生在艺术审美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一台台受到热烈追捧的精品儿童剧,承载着艺术团为少年儿童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追求与期盼。
在德润少年的同时,艺术团自己也大力弘扬拼博奉献的“乌兰牧骑”精神、践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他们常年以流动舞台为家,保持每年400场左右的巡演频次,并坚持为偏远地区和留守儿童、失依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演出,更好地承担起了“培根铸魂”的责任与使命。
儿童画 绘就多彩未来
崔桥小学“小画家”和他们的画作
城里娃、农村娃、外来娃,都是同一蓝天下的常州娃。近年来,常州市在不断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还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美育熏陶,为广大青少年创造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
常州经开区崔桥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近年来,崔桥小学不断打造儿童画创意教学的美育特色,带领孩子们遨游在彩色世界,共同描画多彩未来。
通过定向教育资金投入和美术儿童画创意校本课程开发,崔桥小学开展了多样化的实践创作。孩子们不仅能通过美术课、美术社团、创意工作坊接受美术教育,还能在艺术名家进校园活动中接受著名美术家指点,在暑假儿童画创意夏令营中亲近自然、激发灵感,在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观摩学习艺术佳作。
崔小学子的画笔下,诞生了一幅幅充满童趣、灵动可爱的作品。学校又积极为孩子们打造展示、切磋的平台。从校园艺术节到省市区各级儿童画比赛,从校园文化墙到各级美术馆,从常州到异域他乡,更多人欣赏到了崔桥小学孩子们描画的多彩世界。
童话创作 让童年美得像童话
清英学校童话戏剧《狮子王》演出
教学楼成了童话城,宿舍楼成了呼噜岛,食堂就是甜甜街,还有“花果山”乐园、稻草人主题园、迪士尼创作工坊,甚至每一个教室都是独特的童话世界:班名取自于童话,LOGO创生于童话……
走进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仿佛走进了童话王国。正如学校负责人所说:“童话是儿童与同伴、世界对话的方式。我们以创造为核心、以阅读为载体、以体验为方式,让孩子们在童话中濡染情感、启迪智慧、彰显灵性。”
除了在空间上构建童话世界,清英学校还建立了明晰的童话阅读目标——会读,喜欢阅读童话,读百篇优秀经典,初步感知童话的特点;爱讲,喜欢讲述童话,在情感体验中受到启迪;乐创,掌握童话的基本结构与表达形式,积极尝试改编、创编童话。对孩子创作出的童话作品,学校成立“出版社”鼓励出书,还举办新书发布会、签名售书等活动,让儿童获得成功的体验。
清英学校童话课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童话戏剧,每年的5、6月,儿童们沿着“读、讲、编、绘、演童话”的轨迹,开启他们期待已久的童话戏剧节。全校2600多名学生、62个班级,班班上台,人人参与,他们在童话创作表达中发现美、塑造美、呈现美,心灵由此变得快乐而丰盈。
和清英学校一样,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也将童话故事融入课程、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学校形成了“班班有读”系列童话读书活动品牌,通过精读、表演到创作形成一整套的活动体系,同时结合一年一度的读书节、英语节,有针对性地开展童话故事创作,让孩子们把生活过成童话。
少儿书法 墨香古韵润童心
实小学子书写对联
翰墨飘香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横竖撇捺间,用规矩成就人生方圆。近年来,钟楼区多所学校积极配合“墨韵钟楼”书法教育工程,大力推广少儿书法教育,做亮翰墨书香底色,让孩子们在书法学习中以墨溯源、以墨正心,塑造良好品格。
为营造浓郁的墨香校园氛围,觅渡教育集团冠英小学聘请专业力量,通过行政团队多次商讨、把关,打造古色古香的“冠英国学馆”。古朴的木质元素与典雅的中国书法元素相结合,为校园文化更添了几分温润、雅致。常州市实验小学作为一所书法特色学校,在环境建设上颇具匠心。学校正门口,篆刻在木牌上的“银杏娃分享三字经”,读起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著名校友“七君子”史良先生的塑像及生平简介,既有古典味,又有实小特色。
为了鼓励更多的孩子喜欢书法,激发他们的兴趣,市实验小学精心策划并组织丰富的书法活动,如契合传统节日的“月之韵”书法大赛、“翰墨迎新”对联书写大赛等,帮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提升书写能力和审美情趣。每学期,学校都会精心组建书法特色社团,聘请书法专家进行授课,激发学生对书法的热爱,帮助学生从小树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冠英小学将各类比赛校本化,在学校层面征稿、评奖,并在每学年评选出“冠英小小书法家”。书法活动的多元化和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对书法的热爱,促进学生在一点一横一撇一捺的书法练习中,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坚定信心。
儿童诗 播下诗意人生的种子
龙小诗社的孩子们
费菊媛是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的老师,因为喜欢诗,她常带着班里的孩子读些易懂的童诗。一次,读到金波的《如果我是一片雪花》,一个女孩说她要落在费老师的头发上,做一只最美丽的发夹。又一次,读到西尔沃斯坦的《捉月亮的网》,孩子们又生出了许多奇思妙想,捉流星的网、捉果子的网、捉快乐的网……费菊媛让大家把想说的都写下来,有几句就写几句,童诗创作由此水到渠成。
“从孩子们可爱的语言里,我读到了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深情。”
龙小的诗歌教育工作起始于2000年,全校师生二十年如一日,执着于“为诗意人生奠基”。学校成立了诗社,爱好诗歌的孩子们聚集在一起,用诗来展示最真实的生活和最有趣的想象。每月的创作诗交流,让孩子们在校电视台大放异彩。这期间,师生诗集《雏凤鸣春》正式出版,新版的古诗文校本教材《童声古韵》在全国热卖,学校承办“龙虎塘杯”全国中小学生征联大赛现场决赛,创建成“常州市少儿国学课程基地”……
诗歌的滋养浸润,逐渐让孩子们养成了“阳光、灵动、文雅”的特质。全国著名诗人丁芒赞誉龙小“一池芳草,千载唐音”,全国诗教委主任梁冬则留下了“诗以育人,诗以兴邦”的题词。童诗创作,正引领孩子们诗意地走向未来。(文明 朱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