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半年,我脸色变红润了,人胖了3斤,开心多了。希望这个残疾人之家长长久久地办下去。”13日,溧阳上蒋村村民、60岁的戴顺珍和记者聊天时,嘴角上扬,眼中带着温暖的笑意。
今年3月1日,上蒋村残疾人之家正式揭牌运营。这里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工疗室、休息室、康复室一应俱全,近20名残疾人在这里康复锻炼、学习娱乐,加入辅助性就业。
记者采撷几个温情的故事,与读者一起分享他们的感动。
胖了3斤的戴顺珍说
这是“幸福肥”
戴顺珍有先天残疾,腿脚不灵便。2019年,戴顺珍的丈夫喻小明因脑出血导致中风偏瘫。从那以后,家里的日子就变得艰难起来了。夫妻俩靠着几亩田地过活,丈夫生病后,两人无力打理农田,只能委托别人照料,收入微薄。夫妻两人的残疾人补贴,扣除药费后所剩无几。戴顺珍精打细算,一周吃一次荤菜,日子还是捉襟见肘。更糟糕的是,喻小明整天躺在床上,变得脾气暴躁,家里总是笼罩着一层阴霾。
2023年3月,在上蒋村党支部书记张苗的邀请下,夫妻俩走进了这个残疾人之家。“我终于守得云开见日出了。”戴顺珍告诉记者,康复室配有下肢功率车、T600跑台等多种康复器材。喻小明每天锻炼,身体越来越好,心情也越来越好。戴顺珍在工疗室里制香,一个月也能挣几百元。更让她高兴的是,这里的伙食好,三荤二素是标配。“百叶结卷肉、茭白炒肉丝,有时还有整块牛排。”戴顺珍满面笑容地告诉记者,她和丈夫都胖了3斤,这是“幸福肥”。
患有肿瘤的郑巧珍
能让丈夫放心上班了
56岁的郑巧珍,与恶性肿瘤搏斗了13年。2010年,郑巧珍被确诊为淋巴癌,丈夫章启全陪着她走上了漫漫康复路。但郑巧珍在2018年肿瘤复发,癌细胞侵犯椎体,导致她下半身瘫痪。章启全带着她前往上海瑞金医院就诊。整整一年,章启全亲自照顾妻子的吃喝拉撒。2019年3月郑巧珍出院,还是落下了肢体四级残疾,勉强能行走。
郑巧珍身体不好,章启全放心不下,不愿出去工作。可坐吃山空总不是个事儿,两人经常相对发愁。今年3月,在郑巧珍到残疾人之家“上班”后,章启全就放心去安徽省郎溪县打工了。“丈夫因为我而不能去上班,我心里挺过意不去的,觉得拖累了他。现在我每天到这里制香,一个月挣几百元,虽然不算多,但也算为家作贡献。短短半年,我开朗了不少。”郑巧珍话语间,尽是对这个残疾人之家的眷恋和感激。
每一个来这里的残疾人
状态都有改善
张苗对记者说,残疾人来这里之后,状态或多或少都有所改善。年近50岁的郭新为智力三级残疾,平时到处乱跑。父亲郭和平已经70多岁了,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可他劳作一天回家后,还不得不和妻子拖着疲惫的身体,四处寻找儿子。自从来到残疾人之家后,郭新有工作人员陪护照料,还能进行体育锻炼,再也没有出去乱跑。他如今精神状态良好,让郭和平老怀甚慰。
据张苗介绍,上蒋村残疾人之家是在茅山老区乡村振兴帮促行动中,由市残联帮助结对村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是在市残联的指导和资金帮扶下成立的。在市残联的协调下,武进区励志残疾人之家提供辅助性就业项目,都是些简单的手工活。厂家把料发过来,每隔一段时间上门收一次成品,计件发工资。虽说没有严格的考勤制度,但也没谁无缘无故“旷工”。“迟到或不到,大多是因为病情发作。” 张苗告诉记者。
在这里,残疾人一边进行康复治疗,一边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这里就是他们的家。”张苗说。
吴斐 庄奕 图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