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湖大地上,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如火如荼。在部分镇、村市级试点的基础上,去年,武进被确定为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全区上下致力于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力争当试点标杆。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武进模式’日渐成型,文明实践组合式阵地群正从蓝图变为现实:文明春山,百花竞艳;文明高地,当争一流。”谈起新时代文明实践在武进的发展进程,武进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郑政平掷地有声。
因地制宜,倾力打造“武进样本”
雪堰镇南、太湖之滨,坐落着一座小渔村。依托太湖资源,素有“银鱼之乡”美誉的太滆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道路上独辟蹊径,融电子商务于一体。全村有300多户渔民开拓了电子商务新路径,成功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为渔民增收、渔业发展、乡村旅游发展探索了新方向。
为了更好地服务村民,村里还成立了专门的志愿者队伍,解读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政策,帮助村民开拓市场。太滆村是武进区因地制宜打造文明实践“武进样本”的一个缩影。
在前期探索中,武进总结提炼了试点工作方法,即“五个三”工作法。郑政平介绍,“五个三”工作法是武进原创,有助于破解难题、推进工作,从而建设高质量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具体来说,就是推动三类资源(阵地、人员、项目)大统筹,实行三级(区、镇、村)书记先带头,汇聚三张清单(资源单、需求单、服务单)解民忧,切实做到三贴近(贴耳讲、贴心帮、贴身乐)、三必到(矛盾纠纷必到—解、困难诉求必到—帮、红事白事必到—引)。
稳步推进,文明力量组合输出
以人民为中心,以整合为前提,以创新为方式,以项目为抓手,以队伍为保障,以务实为要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方方面面都不能放松。今年以来,武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精神,积极探索,稳步推进。
在武进区湖塘镇府东社区,活跃着党员先锋志愿队、红色文艺轻骑兵志愿队、法治科普志愿队等20支志愿者队伍。这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有“蒲公英”理论宣讲点、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道德讲堂等服务设施,常态化面向广大群众开展理论宣讲、主题教育、文明文化宣传,还通过“菜单式点菜”方式,制定全年服务项目清单。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进一步推进,志愿者在居民、村民自治中的积极作用凸显,从而引导居民养成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郑政平赞赏道。
广袤的阳湖城乡大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结出的硕果各有特色。各地结合实际,建立起挂钩联系、志愿培训、服务生产、菜单定制、服务评价、经费保障等制度;通过盘活道德讲堂、乡贤馆、村史馆、图书室、阳光驿站、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存量”阵地,做优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公园广场等“增量”阵地,建强微信公众号等“线上”阵地,统筹使用,打造理论宣讲平台、教育服务平台、文化体育服务平台、科技科普服务平台、卫生健康服务平台、法律法规服务平台等“六大平台”;组建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
与时俱进,顶层基层全面开花
目前,武进11个镇(开发区、街道)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已经建成的200多个村(社区)实践站、1800多个实践点正在发挥积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底以来,全区上下共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300多项,实践活动近3000场次,参与群众40万余人次。”郑政平说。
最富生机在基层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以来,湟里镇、湖塘镇、雪堰镇、湖塘镇府东社区等一批站、所脱颖而出。“湟里经验”“湖塘样板”“雪堰做法”在阵地、队伍、活动等方面,为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顶层设计引先行
▲武进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设在莲花馆
顶层设计引先行。立足于“不是用来看的,是给老百姓用的”这一中心理念,按照“不新建、重整合”原则,经过前期对多个备选场地的实地考察和优劣对比,武进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最终定在武进地标性建筑——莲花馆筹建。郑政平介绍,“目前中心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建成后将与周边凤凰谷、职工中心、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晓园艺术馆等公共文化空间形成联动,打造组合式文明实践阵地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