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我来北京工作已经9天了。每当工作归来,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会静静地回想一天的工作,思绪万千,既有对家人的思念,也有对从北京入境来(返)通人员的祝福,更有对抗击疫情、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念。”21日,记者连线南通市涉外防控协调组驻京专班成员、市疾控中心80后职工曹宏俊时,他感慨万千。
2018年8月,为救邻家老人,身为共产党员的曹宏俊两度冲进浓烟滚滚的屋子,将两名老人背出火灾现场。为此,他荣获“江苏省道德模范提名奖”“崇川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此次作为市疾控中心的业务骨干,他被抽调加入涉外防控协调组驻京专班,担任防疫消杀组组长。这些天来,他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利用专业特长建立有效的卫生防护体系,为工作组成员、转运驾驶员和入境来(返)通人员的健康保驾护航。
为加强驻京专班全体成员以及转运车辆驾驶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曹宏俊将卫生防护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初拟了“南通市涉外防控协调组驻京专班驻地及工作人员卫生防护工作细则”,先后两次召开卫生防护专题培训会议,重点对工作组成员的个人卫生防护、健康监测、房间内卫生消杀以及转运车辆消毒、防护物品消毒、医疗垃圾集中规范处理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并现场演示穿、脱防护服的具体流程。同时,针对三位外请的转运车辆驾驶员,考虑他们频繁的转运任务及车辆消毒任务,曹宏俊采取“见缝插针”“一对一”的培训模式,不限定时间、不固定地点,随时随地开展培训,全力把卫生防护知识传达到工作组每一个人。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应对这场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中,‘粮草’就是工作人员身上的‘屏障’——防护物资、消杀物资、个人生活物资等。”作为此次南通驻京专班工作组物资管理、储备的主要负责人,曹宏俊总是将相关工作提前谋划,做到有备无患。在3月13日赴京途中,他就对所携带物资清单进行了详细的核算,列出需补充物资清单(消杀物资、医疗垃圾袋等),并交由南通市驻京办领导协助采购。到达北京后,他立即对所有物资进行盘点,分类管理,建立出、入库台账体系,保证账目清晰,一目了然。
目前,南通市驻京专班现有工作人员17名,其中党员9名。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克服麻痹思想,有效抗击疫情,3月17日晚21点,“江苏省涉外防控协调组驻京工作组临时党支部南通党小组”宣告成立。作为党小组学习负责人,曹宏俊为将卫生防护工作与党员模范作用相融合,积极制定了“南通市驻京工作组成员体温监测记录表”“南通市驻京工作组成员防护物品消毒记录表”“南通市驻京专班驻地房间消毒记录表”“南通市转运车辆消毒记录表”,落实专人负责,建立记录台账,强化日常督查,切实保证卫生防护工作落到实处。同时,为拓展防疫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曹宏俊还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制作了“北京入境来(返)通人员个案调查表”,涉及入境来(返)通人员的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基本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进一步规范信息收集、汇总,并做好归档装存工作。
“我是从南通来的,我是来送您回家的。”这是曹宏俊在转运入境来(返)通人员过程中,说的第一句话,也是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这些天来,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接到通知,身为转运组第三小组成员的曹宏俊便即刻出发。“因为我知道,入境人员经过长时间的舟车劳顿,已是身心俱累、疲惫不堪,他们需要时间去休息,更需要来自家乡的温暖!”曹宏俊说,每次从顺义区国展中心接到入境来(返)通人员时,他和同事们都会双手递上一瓶水、一袋饼干、一份“北京入境来(返)通旅客须知单”、一份“北京入境来(返)通旅客个人承诺书”,在传递温暖的同时,给与正确的引导,让他们顺利平安踏上回家的路。
(记者冯启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