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们来到启东市王鲍镇久东村,采访37组的蔡仲章张惠珍夫妇。
张惠珍正从邻居顾建群家回来。顾建群患有肺病,子女都在外地,2018年丈夫因病去世后,少了人照顾。张惠珍几乎每天都去看她,送点菜、说一会话,发现身体有状况时,就通知其子女回来看看,或者送去就医。
久东村党总支书记徐晓艳说:“蔡仲章张惠珍老夫妻俩是我们村里一对大好人、大善人。家事处理得令人羡慕、邻里相处得和和美美,还利用闲暇的时间,制作棉鞋为敬老院、贫困户送温暖。这对老夫妻是全村人学习的榜样。”
一对再婚夫妇,和谐了家庭
蔡仲章今年82岁,张惠珍70岁。蔡仲章前妻病故,张惠珍前夫车祸去世,经人介绍,2002年初两人结婚。
蔡仲章有一儿一女,张惠珍有2个儿子。丈夫去世后,张惠珍身体长期不好,他的小儿子担心母亲再婚后,人家照顾不好,一直阻拦,一次还当着说媒人砸了门。后来,通过了解蔡仲章的为人后就同意了。
张惠珍的两个儿子都从事建筑业,大儿子长期在新加坡,小儿子在河北唐山,很少回家,但常有电话问候,两个儿子说,有蔡爸爸照顾母亲放心了。蔡仲章儿子在上海工作,女儿就嫁在邻村,每每回家,张惠珍总要给他们带点自己种植的土产回去。
逢年过节,双方子女总要给两位老人一些贴补。蔡仲章每每说不需要,退休工资两人用不完。家里养的草鸡、山羊都有子女的份,今年春节杀了两只羊,每家两只羊腿。
一次,张惠珍小儿子夫妻之间闹矛盾,蔡仲章知道后就上门做工作。从自身说起,“如果我用像你一样脾气对待你妈妈,你高兴吗,男的度量要大点。”一席话,云开雾散,小两口重归于好,也让张惠珍小儿子和蔡仲章的感情越发深厚。前不久,蔡仲章生病住院,他从唐山急忙赶回探望。
张惠珍说,自己脾气也不好,有时候有些急躁。蔡仲章笑着打断:“她比我小12岁呢,让让她,我这人忘性大,她有时候说我,我转过头就不记得了,呵呵呵。”
一个重组家庭,两家人和睦相处近二十载,在当地传为美谈。张惠珍感慨地说:“我们俩到今天没拌过一句嘴。”
四百多双棉鞋,温暖了他人
蔡仲章张惠珍夫妇正在自家二楼工作室里缝制棉鞋。张惠珍说:“这是准备明年初送给东海养老院的鞋子,目前面料都筹备得差不多了。”
这个工作室,其实就是老人房间里腾出来的一个地方,放着一台缝纫机,一张工作台。从床头到沙发上,堆满了鞋帮、鞋底、布料和针线。
“做拖鞋还行,做棉鞋还是蛮费劲的,先要把棉布剪裁好,用缝纫机缝边,然后剪裁鞋底,缝扎实。最后,将鞋面和鞋底缝合在一起。”每双鞋都是老两口合力完成。蔡仲章踩缝纫机,张惠珍缝合鞋面和鞋底。妻子指着蔡仲章手中的鞋样:“他的手比我巧,还经常对我提提要求呢!”
起初,张惠珍做的棉鞋是给子女的,后来送给邻居。做的鞋子多了,老俩口一合计,送给村里的贫困户和敬老院。
2019年9月,蔡仲章和张惠珍为汇龙中心养老院的134个在院老人一一量好尺码,做鞋子需要的边布料和鞋面都需要到向阳镇和汇龙镇去买,“前两年到向阳镇、汇龙镇我都是骑自行车去的,一年总归要四五趟,早上骑出去,采购完回来总归要下午了。这两年体力不太行,我就和老头子一起坐车去了。”张惠珍笑呵呵地念叨着。
蔡仲章也是个细心的人,每个老人的鞋码,他都一一记在一本小册子上。送鞋前两天,他还会打电话到敬老院去,询问有没有新入院的老人。一般都会多带两三双,他说不能漏掉一个老人。
夫妻俩利用每天闲暇时间,前后做了5个多月,终于在今年2月里把所有“私人定制”的130多双棉鞋赶制完毕,并送到汇龙中心养老院老人们的手中。顾培冲老人说:“我们真是好福气,蔡仲章夫妇跟我们非亲非故,却一直挂念着我们,鞋暖在脚上也暖在心里。”
聊起做鞋的初衷,蔡仲章说:“我是1965年入党的老党员,村党总支部召集我们党员开会,提议大家要带头帮扶身边的人。回来后,我就和老婆商量,老两口都有点针线的手艺,做些棉鞋拖鞋给一些困难的邻里乡亲,让他们也开心开心。一双棉鞋的成本大概在20元左右,而市场销售价差不多要30多元。蔡仲章张惠珍夫妇每年都要给贫困的乡亲和敬老院老人们做上100多双,一做就是4年多。”
蔡仲章说,他退休前是镇上中学的会计,每月有退休工资,这点钱承受得起。张惠珍笑着说:“我们两个人不种地,也不打牌,日子过得很知足。敬老院里的老人很多都是孤寡老人,将心比心,我们日子过好了,帮帮他们也是应该的。”
两位热心老人,示范了邻里
蔡仲章张惠珍夫妇在村里也是热心人。
村民张某五六年前再婚,妻子是个哑巴,外地人。哑巴生孩子时,张惠珍就代替其母亲在医院照顾了一个多星期。平常,由于沟通问题,夫妻经常闹矛盾,张惠珍就上门劝和。张某住院时,妻子与人沟通困难,都是张惠珍帮忙张罗的。一次去医院途中,张惠珍骑自行车不慎摔倒,卧床休息了一个多月。
村民蔡某脾气比较爆,与前妻生的女儿本来判给母亲,生活在海门城区。一次女儿回家拿衣服时,父亲不在家,女儿和继母起了冲突,差点动起了手。张惠珍知道后,及时上门劝解,并让一家人坐下来“开会”。终于女儿和父亲间感情有了改善,现在住回父亲家,在启东城区找到了工作,与继母的关系也融洽了。
张惠珍东北宅的老邱患重病多年,女儿出嫁在外,门口一条小路每到下雨天就不好走,他向蔡仲章张惠珍说起这个事后,两位老人放在心上,向村里反映,很快协调解决了。
蔡仲章张惠珍的处世为人,乐于助人的精神感动了周边的人。年初疫情期间,村里设关卡建驿站,蔡仲章侄子蔡炳兴第一个报名志愿者,和村领导说:“别的我可能弄不来,这活儿我肯定干好!”
17组村民张飞今年71岁,他每次上集市都会主动招呼邻里:“有啥需要带的吗?”而他回来的时候,自行车的龙头上、车篮里,后座上都满载着给乡亲们带的菜或是买的药。1组有村民住院期间,组长倪决生发动村民帮其种收庄稼。
说起这些身边的好人好事,徐晓艳如数家珍,言语间满是自豪:“蔡仲章张惠珍夫妇是榜样,近年来,村里凡人善举层出不穷。”
在久东村的村史馆里陈列着一个善行义举榜,设立三年来,已有10多人上榜单。(记者 赵勇进 见习记者 宋颖亮 通讯员 施宇力 图 记者 赵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