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农机手和4位东北老汉,在整整7年间跨越数千公里结下深厚情缘,将江海平原和东北黑土地,用一份无私厚爱紧紧连接在一起,谱写一曲跨区作业助农佳话。1月24日,挂在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墙上的一面锦旗,见证着这个感人的真情故事。
此事还得追溯到2013年秋天。广袤的东北平原上成熟的水稻绵延起伏,又到了吉林省舒兰市丰收开镰的喜人时节。
然而,有人欢喜有人忧愁。原来,望着辛勤劳作一年的丰硕成果,看着田中的稻谷,该市环城街道一些家中缺少劳力、无力抢收的贫困户们却一筹莫展。要知道,北方的秋天虽然美丽却短暂,可供收获的日子屈指可数。秋收大忙时节,屯子里农户们都在利用晴好天气争分夺秒抢收自家稻谷,哪有剩余劳力支援他人?为此,当地五保户老王心急如焚,扶着拐杖蹲坐在田埂边欲哭无泪。
“老人家,请问你家是不是没人帮着收水稻?我帮你,不收钱!”一个带着浓重苏北口音的汉子,将联合收割机停在田埂边,探出身子问老王。
老王一听,当即拄着拐杖站起来,打量着眼前这个皮肤黝黑的外地人,同时上前紧紧握住对方双手不放,“太好了!真是太好了!我该怎么谢你?” 老王激动得泪流满面。“你们屯上4家贫困户的情况,村支书都和我说了。放心,我愿意以后每年都免费帮你们收割水稻,别再发愁!”
老王再一问,这位古道热肠的汉子来自江苏南通的通州区,家住刘桥镇极孝村,名叫刘金华,当农机手“南征北战”已经多年。
一诺千金!随着刘金华驾驶的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田间作业,五保户老王家中的水稻,全都收获到位。
此后,为了信守这份道义,老刘一干就是整整7年!在此期间,吉林省舒兰市环城街道受助的4位贫困户实在过意不去,凑出5000元收割费汇给刘金华。老刘在第一时间坚决退回。
无奈之下,感恩不已的4位贫困户转而制作了一面锦旗寄往南通,上绣“尽职尽责关爱百姓,为民排忧情深似海”,落款为“吉林省舒兰市市民”,表达由衷谢意。却没想到,锦旗几经辗转遗失。
最终,4位贫困户又转而决定将锦旗直接寄往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心想这下终于上了“保险”。至此,这一段书写江海平原和东北平原两地助农佳话的真情故事,才浮出水面。
(本报记者周朝晖 本报通讯员刘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