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早上6时,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应急核酸检测医疗队队员、检验科副主任朱易华走出核酸检测实验室,结束了工作。在全封闭的实验室内待了8个小时,高强度的工作让他时刻绷紧了神经,也忘记了日夜。此刻放松下来,全身的酸痛袭来,他才后知后觉地感受到疲惫和饥饿。
这是市一院应急核酸检测医疗队队员工作的常态。从南京到扬州,地点在变,使命不变。身为抗疫战场上的“排雷尖兵”,他们始终战斗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昼夜不停、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进行着一场体力与耐力的消耗战。
高速度!
驰援转战不停歇
7月22日,市一院接到支援南京全人群核酸检测工作的通知,以该院检验科主任、主任技师曹兴建为首的5名检验人员迅速集结,与来自全市其他医院的检验人员组成了南通市援宁第一批应急核酸检测队,火速驰援南京,曹兴建担任总领队,该院检验科副主任、主任技师朱易华任二组组长。7月27日,该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谢玮作为南通市援宁第二批应急核酸检测队领队,带队在“火眼”实验室开展工作。
7月31日晚,该院应急核酸检测队再次接到指令,转战扬州,帮助当地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曹兴建担任江苏省援扬应急核酸检测队总领队。抵达扬州后,他顾不上休息,会同当地工作人员,带领队员连夜完成实验室改建、设备调试等工作。
截至当前,队员们已在前线奋战了20余天,从白天到黑夜,24小时轮班不停歇,全力以赴保障当地核酸检测需求。
高强度!
昼夜奋战连轴转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是“没有硝烟的高风险战场”。每天,市一院检验人员都和上万份核酸标本近距离、长时间“面对面”,重复几千次实验操作,精神始终保持高度集中,为的就是确保每一个标本的检测结果都准确无误。这一过程是对所有队员眼力、心力、体力的极大挑战,哪怕自己的颈椎、胳膊早已酸硬僵直,甚至有了腱鞘炎症状,队员们依然默默坚守、连续奋战。
在环环相扣的检测环节中,样本的开盖、核酸提取的震荡、离心都有可能产生极易引发感染的气溶胶,时刻威胁着队员们的安全。因此,队员每天都要“全副武装”,穿好连体防护服、戴好双层手套、口罩、护目镜……层层防护带来的是密不透风的闷热,一小时后,大家已经是汗流浃背,护目镜上也晕上了层层水汽。
大量的排汗和高强度的工作也加速了体力的透支,再过几小时,有些体力稍弱的队员会感到头晕目眩甚至胃绞痛。下班后走出实验室,队员们的第一反应都是“渴”和“困”,得一口气喝完一大瓶水,稍作休息后,才有力气回到驻地。
为了抢时间、拼效率,队员们克服高强度、高压力、高危险,为高质量完成检测任务坚持到底。从清晨到黑夜又到清晨,队员们24小时轮班倒,下班时常常是在夜最深的时候,迎着拂晓的晨光回去已经成为了习惯。
每当他们脱下防护服,衣衫早就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眼眶、额头全是勒痕,双手在汗水浸泡下泛白起皱,忙起来常常赶不上饭点、以泡面充饥……尽管如此,满面倦容的队员们依旧眼神发亮,用铿锵誓言诉说着检验人的不变信念:“检以求真,验以求实,疫情不退、我们不退,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我们必会坚持到底、不负使命,全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送温暖!
风雨同舟心连心
病毒无情人有情,风雨同舟心连心。尽管长时间身处“与世隔绝”的环境中,队员们也始终能感受到来自后方“大家庭”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怀。
扬州市委、市政府也为队员们送来了慰问品和感谢信。“你们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赛跑,不惧危险,冲锋一线,顶着高温酷暑,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争分夺秒,协同战斗。这份情,这份恩,将永远铭记在460万扬州人民的心中,永远镌刻在扬州发展的史册上。”贴心的关怀和亲切的话语,让连续奋战多日的队员们倍感温暖,更添战斗力量。
(记者 冯启榕 通讯员益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