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解锁红色村庄“小康密码”
从靠天吃饭到因地制宜谋发展——
2021-09-14 08:12:00  来源:南通日报  

东方天际刚刚露出鱼肚白,南通市如东县袁庄镇孙庄村的200亩种植基地内,“阳光玫瑰”葡萄在这个金秋进入最后一茬采摘期。

从空中俯瞰,位于袁庄镇东部的孙庄村呈纺锤形。村子因当地孙姓居多而得名,总面积7.5平方公里,村民4000多人,先后被授予“江苏省美丽乡村”和“江苏省文明村”,并荣获“国家级绿色村庄”称号。

“发展特色种植,帮村民增加了收入!”正在种植基地采摘葡萄的村民许秀梅感叹。

红色基因融入村民血脉

作为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庄,孙庄村的村办企业不多。村干部如何带领广大村民突围奔小康?

“这个问题,在村史馆可以找到答案。”9月6日早上,站在孙庄村文昌园门口,村党总支书记冒亚洲手指一幢在建建筑,话语间满是自豪。

原来,孙庄人是有底气的。它还有个身份:红色革命老区。

1940年,共产党民运工作队来到孙庄开展地下工作,史称“新四军东进”。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孙庄村有上百名农家子弟踊跃参军,牺牲的革命烈士有20多人,以曹达富烈士塑像为标志的袁庄镇烈士陵园就坐落在孙庄村,成为当地永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冒亚洲说,“在这个红色村庄,红色基因融入村民血脉。”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孙庄坚如磐石。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走进文昌园,徜徉于“孙庄好人榜”长廊,冒亚洲指着20位“孙庄好人”逐一介绍,“‘好女婿’丛福田、‘好丈夫’康承高、‘好女儿’王秀平、‘好儿媳’张美秀……通过身边这些鲜活典型引导,全村文明户占比达85%。”

“战争年代,孙庄人为革命舍生忘死,”冒亚洲说,“新征程上,孙庄人就像村头那棵百年银杏‘子孙树’,紧紧抱成团,想方设法一起奔小康,谁也不落下!”

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

在位于社区服务中心南侧的“暖心之家”,十几位残疾人正伏案聚精会神制作电子线圈,手法娴熟。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要竭尽全力带上他们一起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冒亚洲说,这是村党总支的使命,更是职责。

“没有‘暖阳之家’,我的生活会非常困难,”今年52岁的吴健国告诉我们,“这些电子线圈应用于冰箱、空调、电视机等家用电器,销路很好。这份工作保证了我的衣食所需。”

30岁的孙进进和吴健国一样,都是在交通事故中致残,靠轮椅车出行。孙进进说:“在这里,我可以自食其力为社会作贡献,又能结交朋友摆脱苦闷,真好!”

袁庄镇宣传委员曹晓春说,5年来,孙庄村帮扶人数达到865人次,“暖阳之家”成效显著。通过创造就业岗位、帮助残障人士自强,让特殊群体分享到全民小康的喜悦。

一二三产齐头并进共享小康

“河道清清,处处整洁,日子过得很舒心。”这是70岁的村民冒本轩掏心窝子的话。

在孙庄村“易腐物处置中心”,一个绿色的高大罐体内,正在处理来自村蔬菜园的西蓝花尾菜等易腐物,经发酵后产生的沼体,又通过管道输送到村民家中,成为造福周边村民的绿色能源。

“2017年试点垃圾分类,每户免费分发两只垃圾桶,乱扔垃圾现象得到极大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社区工作人员赵亚静说,“不断完善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保障了全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生态优美,又反过来助推和保障了经济兴旺。“孙庄村坚持一二三产齐头并进,重点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同时,不断加快土地流转进程,全村5843亩耕地已流转4674亩,村民收益稳步提升。孙庄村还积极引导返乡青年养殖蜗牛、水蛭,通过特种养殖带动周边群众创业致富。”袁庄镇党委书记曹薇说,“孙庄的发展之路,折射出传统村庄与时俱进奔小康的思路。”

(记者 周朝晖 俞慧娟)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