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南通:愿做战“疫”中一束温暖的光
2022-05-11 15:24:00  来源:江海晚报  

绿底白字的袖套戴在手臂上,卡口往来车辆的司机一眼就能看到人群之中的协调指导组,纪光熙就站在最显眼的位置,负责在一线协调卡口的突发情况。

9日是市级机关协调指导组第35组联络员纪光熙在卡口坚守的第18天。这里是小海高速卡口,周边几个出口中唯一的客车出口,日均通行3500辆客货车。隆隆的汽车轰鸣声,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成为他工作生活里的主旋律。

时间回到上月月底30号,晚间11点33分。一辆轿车进入了查验区,工作人员检查后发现车辆有中高风险地区途经史,随后立即闭环引导车辆至卡口的中高风险地区车辆临时停放区,而车上司机和乘客的极度焦虑引起了纪光熙的注意。

原来车上的乘客是四川大凉山的一对彝族青年夫妻,车上还有一个3岁幼儿和一个8个月大的婴儿,因为导航错误意外在小海下了车。青年夫妻方言浓重,沟通交流不畅,只知道去海门,具体地方说不清楚。他们用手机打字和纪光熙交流,纪光熙经过反复确认才了解清楚,他们是经老乡介绍去海门区悦来镇种植大葱。

“你们不要急,我们帮你们处理。”纪光熙一边安抚车上司机乘客,一边给他们发放“爱心餐”,几人的情绪渐渐平复。此时已经凌晨12点,因为车辆有中高风险地区途经史,需要全程闭环管理,且事先没有跟当地村镇报备,下了高速必然对接困难。纪光熙第一时间帮助联系了悦来镇防疫指挥部值班电话,并把情况进行对接,做了人员信息登记。很快,悦来镇特事特办联系了村书记进行情况核实,安排好隔离点,并通知海门卡口值班人员。凌晨12点31分,在纪光熙多方沟通下,终于全部联系完毕,他为车辆贴上封条,让彝族青年夫妻踏上了“回家”路。临行前,车上的彝族青年夫妻连连道谢,为一线防疫人员的细致工作点赞。

卡口不仅是阻断疫情的一线,更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纪光熙的工作就是在卡口一线及时发现和解决防疫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协调解决突发情况,虽然没有具体的点位工作,但必须对各个点位的情况随时了解和掌握,每班步行一万步是打底数。在一次双检区巡查时,队伍中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孕妇格外显眼,纪光熙了解到这名来自县区的孕妇已经到了预产期,因为没有48小时核酸证明,需要“双采双检”,扫码登记。排队等待双检,还要等待一段时间,跟医生预约的时间却已经到了。纪光熙立即安排检测人员单独为孕妇进行检测,孕妇丈夫临走时,竖起大拇指说了句“南通靠谱”。

帮助困难群众解决问题成为纪光熙日常工作,有些虽细,却能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疫情无情、通城有爱”的城市温度。纪光熙认为,努力自细节之处奉献真情,才能获得群众支持,凝聚起更为强大的抗疫合力。

通城有光,温暖也是一种抗疫力量。

(记者丁威程)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