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除了吃粽子,端午还有哪些习俗?
2022-06-06 08:01:00  来源:江海晚报  

除了吃粽子,南通人的端午习俗你还知道多少?4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民俗专家王宇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传统习俗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重温端午传统习俗,不是要刻意模仿古人的形式,而是用心去体验传统文化中凝聚的人文情感。

端午问候语用“安康、顺遂”更合适

王宇明认为,端午节最重要的起源,就是来自人们对夏季、对五月这一时间特征的观察与理解。自古以来,人们就称农历五月是“恶月”“毒月”“凶月”,五月初五因此更加成为“恶月恶日”。古人认为五月是阴与阳、死与生激烈较量的时日,五月又是春夏之交,夏季曾流行霍乱、伤寒、疟疾和痢疾等疾病。因此,他强调,在这个时日,市民要保持身心安定。

围绕五月的这一自然现象和生命环境,古人创造了一整套的文化对策,最终使端午节成了独一无二的具有“全民卫生”“防疫保健”的节日。因此,谈及关于端午节的问候语,王宇明建议可以说“端午安康”或者“端午顺遂”,“毕竟五月是个毒月,从防疫防病的角度说,我不建议说‘端午快乐’,还是说‘安康’或者‘顺遂’更好一些。”

对于南通人而言,端午是“四时八节”之一。王宇明说,端午是个大节,亲眷朋友之间要相互送东西,私塾的学生要送粽子给先生;女婿、小辈要送礼给丈人、长辈;干爷干娘要送百索子、兜兜、手镯、锁片给干儿子、干女儿……

粽子裹法有“穿粽”和“扎粽”两种

关于端午的习俗很多,吃粽子自然是第一位的。王宇明介绍,南通人粽子的裹法有“穿粽”和“扎粽”两种。穿粽,是等粽子裹成了型,先用奘而长的针戳过粽子,再把芦箬本身的尖头儿往针屁股里一穿,针一扽,芦箬就穿过了粽子,从另一边再一收紧就好了;扎粽,以前是用关丝草扎的,现在关丝草少了,有人家就用麻丝或者鞋绳线扎。“现在有的人家用塑料的绳儿来扎粽子,万万不能,因为塑料是有毒的。”王宇明如是说。

饭后,老南通们要全家出门“踱端午”。王宇明解释,所谓“踱端午”,就是慢慢踱踱步。过去一般到魁星楼和北土山,或者在城河边上看看营兵的龙舟竞渡,到儒学前看打把戏,到戏园、茶馆去看戏听书,后来有了五公园,也就变成了南通人踱端午最好的场儿。他说,踱端午是沿袭的一种叫“熙游辟灾”的习俗,目的还是避开毒瘴、祛除不祥。

祈求合家安康“五毒日”驱邪方式多

“照旧的习俗,小孩在五月是不着兴剃头的,生怕夏天长疖子、害疮;另外五月初五是个毒日,民间说法是五毒俱全。”王宇明介绍,为了祈求合家安康,老百姓就从长期的疑虑和恐惧当中,想象出了一套能够化解的习俗,例如在堂前家里挂钟馗像、房梁上贴符箓,以求辟邪趋疫;在门上头插菖蒲、挂独头儿大蒜,用艾条、苍枝、柏枝烟熏,妇女还要插石榴花等。这是用“天中五端”来对付鬼魅,“菖蒲、艾枝、独蒜、榴花、龙船花这‘五端’都是中草药,对人身体的健康是有益的。”

以前端午节,一家老小要吃雄黄酒,还要蘸雄黄酒汁在小孩额头上写个“王”字。古人认为,这样就可以使孩子的身体像老虎一样强壮、百病不生。王宇明说,这属于一种以毒攻毒的接触巫术。此外,把雄黄酒洒到壁角落头,能驱赶或者避开毒虫的侵害。

王宇明介绍,过去,在端午节,南通小孩颈项上总要带根“百索子”,上头还挂一个自己属相的长命锁,胸门口带的是用头绳或线绕起来的、小的纸粽子和红绿绸布做成的各种心形、老虎形、人形的小香袋儿。另外,还要穿画了八卦和五毒图案的兜兜儿。香袋儿是用五颜六色的绸子或布做的;药香是从药铺店里买来的“午香”,作用也是辟邪。

“南通伢儿最显著而又普遍的,是在外头衣裳的外头再加一个红兜肚。”王宇明告诉记者,考究点儿的兜肚是绣花的,上头绣的是所谓五毒,不过为主占画面的是老虎,所以又叫“老虎兜儿”。婴儿端午穿的鞋子也是老虎脸的。再用一种红颜色或五色丝线编成的丝条,往兜肚襻扣里一穿,这根丝条就叫“百索子”。

用心体验传统文化的精神与情感

早在2007年国务院就决定把3个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也设为法定节假日。这一重大决定,表现了国家对公众的传统文化生活及其传承的重视与尊重。

近年来,城市的节日文化受到了现代文明与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节日的淡化必然使其中蕴含的传统精神随之涣散。然而,人们并没有坐等传统的消失,而是主动积极地与之应对。”王宇明认为,这充分显示了当代中国人在文化上的自觉。比如,今年端午节,濠河景区连续3天举办亲子龙舟节、狼山景区举办“雄黄点额保安康”等活动,都是对传统习俗的一种重温,值得点赞。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生活的愿望出发,为每一个节日创造出许多美丽动人的习俗。“这些诗意化的节日习俗,使我们一代代人的心灵获得了安慰与宁静。重温传统习俗不是模仿古人的形式,而是用心去体验传统文化的精神与情感。”王宇明说,虽然习俗在不断变化,但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是不变的。这就是对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是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是对家庭团圆和和谐社会永恒的期望。

(记者冯启榕)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