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南通市实验中学内“群星璀璨”。南通籍导演江平带领著名表演艺术家陶玉玲、祝希娟、巩汉林、陈国星、梁天,青年演员朱烁燃、牛犇等一行走进校园,参观赵丹母校,与学生同台献技,将文艺之声传至青春通城。
上午,在具有历史传承的“小小剧社”舞台上,古筝、竹笛、快板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接续上演,台下坐着的则是一批特殊的观众——老一辈艺术家陶玉玲、祝希娟、江平、梁天、陈国星、巩汉林、金珠等。他们远道而来,和南通学子们面对面进行艺术的交流碰撞。
在学校“小小讲解员”的介绍下,艺术家们先后走进双树坛、诚恒影院、紫藤廊、天下都乐园、丹亭、小小剧社小剧场、顾儆基故居等地,并在丹亭拜谒了实验中学著名校友、表演艺术家赵丹,并为其敬献花篮。
“这次亲眼看见了赵丹大师的雕像,我想他对于中国电影的贡献是巨大的。尤其在看了他的电影之后让我对表演有一种重新认识,他是真正意义上演人物的灵魂,而不是演自己,学表演的人都应该看一看。”对于此次南通行,著名表演艺术家巩汉林感触颇深。他说,“南通这座城市历史悠久,开放意识很强,文化底蕴丰厚,是一个非常值得常来常往的城市。”
“我与阿丹叔叔合作演过戏,他对我的影响很深。在电影《青山恋》中,我演一个山区的假小子,阿丹叔叔是主演,其中就有一首插曲福建山歌,我想在这里给大家唱两句。”现场,祝希娟以歌抒情,再唱经典。
受气氛感染,90岁高龄的表演艺术家陶玉玲亦登上舞台,以一首《雷锋之歌》献给在座的朋友和莘莘学子。“再过两天就是第60个学雷锋日,站在这个百年戏剧舞台,让我们一起再唱一首《学习雷锋好榜样》!”一时间,全场嘉宾、师生共同唱响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欢乐的旋律回荡在校园内,驱散了早春寒意,暖意融融。
小小剧社启新篇
“海极左兮江延东,长流浩瀚天无穷,吾侪习习兮图南鹏……”淌过近百年的历史长河,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办学理念,在文艺领域、为国家文艺事业栽种育苗,将艺术教育打造成一张独一无二的校园名片。
南通实验中学的前身,即为私立崇敬中学。20世纪20年代,南通籍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顾而已、朱今明、钱千里,4位有志少年,不约而同进入崇敬,一起度过了一段肆意而张扬的青葱时光。
“很高兴回到母校,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特别是深受大家敬爱的赵丹大师。我与几位大师都有所接触,听他们回忆学校生活,一点一滴也给予了我深刻的教诲。”想起与大师的交往,江平感慨万分,娓娓而谈。他说,“钱千里、朱今明大师都跟我讲,他们上学时编的一首歌谣。‘中华华东,江苏南通,天宁寺往东有个崇中,早晨八点钟陈老爹敲钟,二流子集中’,而这些在外人看来‘不务正业’的学生,其实都是聪明伶俐的好孩子。”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赵丹等人成立了学生社团——“小小剧社”。他们自编自导自演文明戏、进步剧,还撰写小说、散文及剧本,并出版文艺刊物,在南通城掀起一股戏剧之风,并受到了上海左翼剧联的关注。
而今,承接不朽风气,响应大家之盼,小小剧社启新篇。“戏剧教育、舞台表演,是一种沉浸式的艺术体验,这对学生的身心成长、思想启迪、交往能力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也想利用好艺术资源,发挥学校优势,为学生的特长发展开拓学习空间,努力在艺术教育方面取得新成果、新突破。”南通市实验中学副校长魏晓维表示。
艺术教育育新苗
为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进一步深化学校的艺术教育改革创新,推进学校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以艺养德、以艺益智、以艺修身的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天,在市文联和市教育局的指导下,南通市戏剧家协会和南通市影视艺术家协会分别在实验中学成立“文艺志愿服务基地”,并邀请上海戏剧学院周笑莉教授为学生们做戏剧教育专题讲座。
“作为学校的一分子,我们理应传承校园文化的光荣传统,在汲取戏剧教育中,感受文艺熏陶,培养我们的综合素养,提升自身的审美意识。”学生孙靖涵说。
江平表示:“南通文艺,‘话剧之乡’历史可循,从当年的小小剧社,到1958年成立的南通市歌舞话剧团,再到今天的南通艺术剧院,南通话剧值得被人铭记,其间涌现的话剧业的前辈更值得我们缅怀、敬仰和学习。而且在观看了《张謇》等剧目之后,我更加觉得南通话剧后继有人,值得期待!”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由南通市文联主办的2023年“文艺家进校园”系列的首场活动。未来,该项活动将逐渐步入常态化,并面向全市广泛推开。市文联主席姜平补充道:“从今年年初起,经教育部门征集,我们已经初步安排了十多家文艺家协会与市直属学校进行对接,根据学校的艺术基础、特色项目,协会将进入校园展开相应的指导服务工作,帮助学校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更好地让文艺在校园内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记者张坚 杨镇潇 朱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