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上午8时05分,在城东街道新桥菜市场三楼,南通欢腾蜗牛助残公益服务中心的面点实训工坊里,戴凛因为迟到,一边穿着厨师服,一边背诵着各项准备工作,又因为迟到而懊恼,不时低声嘟囔两句。
隔壁房间,顾杰和高雨已经穿戴完毕,正在洗手,不知为何拌起嘴来,一激动两人学起了狗叫。正在写登记手册的王常欢听到,开心地笑出了声。
他在闹,她在笑,阳光照进房间,一切都很美好。
他们都是“心青年”,也就是智力障碍人士,戴凛和高雨是“唐宝”、唐氏综合征人士,顾杰和王常欢则是“星星的孩子”、孤独症人士。
“孩子们做好准备,我们要开始做馒头啦。”当天值班,负责指导的“家长老师”是张春梅,她是南通欢腾蜗牛助残公益服务中心创始人之一,也是高雨的母亲。
希望孩子们有一技之长
2020年,3名“唐宝”家长和3名普通孩子家长决定成立一个组织,来支持更多的“心青年”家庭,南通欢腾蜗牛助残公益服务中心应运而生,融入社会是中心的使命。
他们联系专业老师教孩子跳舞、做手工,举办各种趣味运动会,社会各界也送来各种关爱,“心青年”们快乐成长。但要融入社会,赢得他人的“平视”,孩子们应该有一技之长,为社会尽到应尽的责任。
于是,6名创始人从超市、洗车坊、面点实训工坊等项目中,敲定开办一个面点实训工坊。“超市、洗车坊投入大、要求高,我们还是从相对简单的面点实训工坊开始。”张春梅解释说。
2021年,家长们自筹资金,买来各种设备,欢腾蜗牛面点实训工坊正式开张。来自通州政府食堂的一名面点师感佩于家长们的努力,倾囊相授酒酵馒头的做法,市旅游中等专业学校老师苏连华也经常来现场指导手法。
为了食品和孩子自身安全,面点实训工坊还制定了各种特殊的规章制度。各个关键位置都贴有操作步骤和说明;各种穿戴、消杀工序完成都要记录;蒸汽箱前有脚印标记,开箱一定要站在这个安全点位上,以防被蒸汽烫伤;机器上加装白炽灯,灯亮代表机器在运行,只有灯灭才能进行下一步动作……
每天面对很多突发事情
称量面粉和酒酿、倒入搅拌机、启动机器……4个孩子经过两年的实训,已经能够熟练操作,但意外还是会发生。
戴凛因为迟到,一直耿耿于怀,做了一会儿,就站在那里不动了。张春梅喊了几次,他都没有反应。于是,张春梅只能使出“杀手锏”:让他面壁思过。
顶替戴凛的工位,张春梅和3个孩子抓紧时间,流水线作业,搓揉面团、切割成剂子、擀面杖压扁、揉成馒头……大家有说有笑。另一边,戴凛面对墙壁,脑袋前伸,额头贴在墙壁上,低头专心搓着自己的手指头。
“你想通了,就过来搓面。”张春梅提醒说。但是戴凛一直没有动作。馒头搓好,还要二次醒发。趁着这个间隙,张春梅拿来两张小椅子,和戴凛坐下来,聊起天。通过“话聊”,戴凛重新开心起来,笑嘻嘻地做了个标准的古代拱手礼。
“这些孩子个个都有自己的特点,每天我们都要应对很多突发事情。”所以,在成立面点工坊之初,就确立制度,每天要由一名孩子的家长值班,作为“家长老师”,指导孩子。
当天,4个孩子还试着做了20个素蒸饺,但由于顾杰操作失误,素蒸饺不是很成功,没有卖相。张春梅决定,由她和顾杰各承担50%的损失。“回去让妈妈交35元钱,一半的蒸饺归你了,这样以后你就能记住今天的失误。”
虽然没有卖相,但吃口还不错。剩下的蒸饺,张春梅自己没有留,而是分给了其他两个孩子。
送馒头让孩子融入社会
借助载体支持“心青年”自主生活,实训工坊更大的“野心”是让孩子们自己去送馒头,这样才能真正融入社会。
通过小程序和朋友圈转发,馒头有基本去向,孩子们有走出去与社会交流的机会,最多时一天要做几百个馒头。做好晾凉,根据订单分装好,孩子们就要启程去送到各个订户家中。
当天订户不多,顾杰和王常欢一组,张春梅为顾杰定好导航。两人拎着馒头乘坐电梯下楼。由于是步行导航,并不灵敏。顾杰拿着手机猛晃几下,又原地转了个圈,终于选定了一个方向,低头看着导航,闷声向前。王常欢一身运动装,落后半个身位,默默跟着。
两人也没有什么交流,步行20分钟后,他们来到新桥北村订户家中。订户也不是第一次网购了,熟练地核对订单,并为顾杰写好收货单,又简单和他交流了几句。虽然说话很慢,但顾杰可以将意思清晰表达。
下楼后,没有导航,顾杰走错方向,王常欢喊了一声,他依然故我。王常欢冲上前,轻轻拽了一下顾杰的衣服,他这才回头,落后半个身位,跟上王常欢。
在新村里弯弯绕绕,终于走上熟悉的路,两人明显轻松了一些,虽然还是不说话,但都笑了起来。
张春梅介绍,经过两年的实训,孩子们不但能步行送馒头,还能独自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有时候找不到准确楼栋,他们还会给订户打电话寻求帮助,总能完成任务。”
为了让“心青年”融入社会,这些家长也做出了很多“艰难的决定”。有些订户出于同情,接到孩子求助电话后会出来接,但家长们专门叮嘱订户,最多在电话里指明方向,不要给孩子更多的帮助;接受采访,“不用化名、不打马赛克”,甚至为此签署专门的授权文书……
“我们希望融入社会,希望得到人们的‘平视’,我们每一位、每一个家庭首先要学会展示、自我倡导。”张春梅说。
扩大规模实现造血功能
经过最初的摸索和投入,加上一些爱心企业的捐助,目前面点实训工坊已经能够实现盈亏平衡。但也仅此而已。
目前,6名核心家长中年纪最大的窦玉已经69岁,张春梅等人也不年轻,有一个问题必须面对:等他们老去,这些孩子该怎么继续生活下去?所以大家决定,还要扩大规模,让面点实训工坊实现造血功能,最终能够让“心青年”及家庭靠这手艺去走自己的平凡之路。
要实现这个理想,在他们面前还有很多困难。由于目前只是在网络上小范围售卖,面点实训工坊没有办理证件;扩大规模,就要有生产基地,租金不能太贵,又要交通方便;接纳的孩子多了,各种规章制度要进一步完善……
“这个社会还是在不断进步的,我们的理想也肯定能够实现。”从最开始的“孤勇者”,到后来的互助团队,再到接受社会各界的关爱,年龄最大的窦玉已经奋斗了40年,现在孩子已经在一家企业正常工作。她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她的计划里,现在最需要的是找个生产基地,而面点实训工坊则作为实训基地,训练成功一批孩子就输送一批孩子。
“也帮我们呼吁呼吁,看看大家能不能提供一些生产基地的线索。”窦玉还特别强调,财、物家长们可以自筹,主要是要有个合适的地点。
(记者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