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启东:农路“片区化2.0”擘画城乡融合发展新图景
2025-04-15 09:39:00  来源:南通日报  

近年来,启东市打破传统镇村界限,创新实施农村公路“片区化2.0”建设模式,通过“交通先行、全域联动”战略,成功构建起“路网连片区、片区带全域”的发展格局,探索新型城乡融合发展模式。

系统重构:三层次规划重组片区边界

按照“战略统筹—功能分区—项目落地”三级规划体系,启东市以“片区协同”为突破口,将全域划分为沿海生态、现代农业、文旅融合等6大特色片区,并打破镇村行政边界,重点建设跨区域主干道和产业支线,如沿海生态片区连通吕四港国家中心渔港与冷链物流园的“蓝色经济走廊”,使海鲜运输时效提升40%,带动周边近千户渔民增收。

产路融合:打造三大经济增长极

启东市以“路衍经济”培育新业态。旅游经济方面,串联圆陀角风景区、启东版画院等30余个景点,推出“江海文化一日游”“湿地观鸟专线”,2024年乡村旅游接待量突破300万人次。冷链物流方面,依托田头冷链和全覆盖的村级物流节点,打造“12小时鲜达”供应链,生鲜农产品12小时直达长三角主要城市。电商经济方面,依托不断完善的片区农路网络,吕四海蜇、启东青茄等特产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年销售额超5亿元。

与此同时,多措并举提升附加值。在品牌引领上,“启明江海,行吾东疆”农村公路品牌加快运用,通过开展“追江赶海”“我们的小康路”“骑行江海,美哉东疆”等系列骑行、摄影、文旅活动,加强品牌宣传推介。在生态赋能上,推广“以绿养路”模式,道路两侧种植中山杉、紫薇等乡土树种,建成生态廊道80公里,获评省级“最美农村公路”3条;各区镇环线绿化养护项目同步实施,路容路貌有效改善。在科技助力上,积极推广路液新材料、自主发光标志牌、彩色沥青、超薄“白加黑”(2cm)面层等“四新”技术应用,加大交通监控设备投入,为打造农路片区化2.0赋能。

民生提质:构建三级服务体系

基础服务全覆盖。全市行政村公交通达率、物流服务覆盖率均达100%;农村道路安防工程建设伴随着农路白改黑、老路新建改造等不断推进,农路通行安全水平显著提高。

特色服务精准化。全市持续完善农村客运服务网络布局,探索“农路+公交”的发展模式,打通农村物资流通“最后一公里”。农路驿站成为服务周边群众的载体,合作镇农路驿站依托骑行旅游,打造体育旅游新支撑;王鲍镇农路驿站身兼党建平台、村民服务站等多种功能;启隆镇农路驿站探索区镇商业新模式。

智慧管护长效化。全市设立乡村道日常养护基金,引导区镇管理人员应用“智慧农路”App即时上报病害问题,48小时内响应修复。各镇区每50公里配备1名农村公路管理人员,全市农村公路镇级路长13人,乡村道专管员224人。

创新机制: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

启东市深化农村公路“+产业、+生态、+文化”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农村公路与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一体化建设;健全完善“市级统筹+片区协同+镇村实施”三级推进机制,每年投入1200万元对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工作“以奖代补”;探索实行项目联建机制,跨镇实施重点项目,力争形成利益共享,惠及沿线经济薄弱村。

面向“十五五”,启东市将持续深入农路片区化打造2.0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今年计划继续投入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工程资金8000万元,实施提档升级40公里、危桥改造25座、修复性养护75公里。同时,全方位开展“片区化”美丽农路建设,鼓励区镇充分挖掘潜力,发挥各自特点,创建具有自身品牌特色的美丽农路,每个区镇至少打造形成10至15公里的中心道路精品环线。

从阡陌交通到纵横通衢,启东市以“片区化”建设擘画出一幅“路畅业兴民富”的新图景,随着更多创新举措落地,这条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将越走越宽。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