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15元套餐缘何让众多打工人“破防”
2025-05-20 09:21:00  来源:南通日报  

今年以来,南通市总工会推出“职工好食堂”建设试点工作,以“舌尖上的关怀”传递城市温度。食堂针对新业态新就业劳动群体量身打造暖心套餐服务,只需15元就能管饱吃好,对短途集中用餐群体还提供送餐服务。从这些试点食堂里端出的不仅是热气腾腾的暖心套餐,更是新业态新就业劳动者的生存尊严。

曾几何时,外卖骑手凌晨4点啃冷包子,快递员蹲在马路牙子吃泡面,网约车司机拿后备厢当厨房……这些画面总能刺痛社会神经。市总工会这一便民举措就是要方便城市打工人在“灵活就业”中“灵活就餐”。“智慧化”管理减少了排队时长,延时供餐、错峰供餐、深夜暖餐确保不同时段都能吃上热饭,这看似简单的15元暖心套餐背后,体现了对城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注。

对比传统过年发大米的做法,当前工会的很多举措可谓融入了不少专属于这个时代的创意。午餐时,外卖小哥、快递小哥围坐一桌享受美食,用餐后,可以阅读书籍小憩片刻。总工会甚至送课进食堂,在职工食堂里举办小型招聘会,还邀请辖区律所、医疗机构共同参与。这哪是职工食堂,分明成了城市打工人的补给站、服务台和就业指导处。食堂还充分倾听顾客心声,请骑手当“小哥评论员”,让快递员参与菜单设计。当政府紧扣广大底层就业者现实需求做事,政策就落到了实处。

打工人的胃连着打工人的心,15元的暖心套餐,也反映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不断提升。许多城市为人才落户提供买房补贴,给人才发入职红包,南通在更细微处发力,瞄准“打工人的胃”,一个能让外卖骑手安心吃顿热饭的城市,一定也能留住外来打工人的心,这恰恰体现出城市应有的温度,展现城市治理的真才情。

当职工食堂从一个个细节入手,精准对接需求,再把“需求清单”转化为“满意清单”,这才是“人民城市”的正确打开方式。当前,网络平台上南通职工好食堂流量热度还在不断升温,反映出南通城市治理的温度也在持续攀升。这当中暗含了一个朴素道理:想让城市里的打工人过得好、留得下,除了花钱,还得用心、用情。

当然,如何让这15元的暖心套餐持续保温、更好推广?还有“三关”要闯。一是可持续性考验。发放爱心餐券的做法能否持续,能否得到全社会更广泛支持,社区食堂能否推出更好的经营策略,实现经营效益和社会公益“双丰收”。二是可复制性考量。这种模式移植到灵活就业更广泛的北上广深,其人工、房租等运营成本能否装下“南通温情”?三是制度性设计。南通的15元暖心套餐如何转化为更大范围内的“制度设计”,工会如何从“福利发放者”进化为“系统建构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每天穿梭于城市的打工人最需要的不是慈善,而是关心和尊严。期待有一天,“职工好食堂”能遍布全国各个城镇,类似“15元暖心套餐”的举措能融入底层打工人的生活日常,让更多的民生堵点变成社会治理的创新起点。

(作者邓海波)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