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红马甲”织就社区新图景
2025-07-04 09:53:00  来源:南通日报  

“雨中飞线充电太危险了”“烧纸请先到物业服务处领取元宝盆”“这里正在进行楼顶防水作业,请不要久留”……在南通市崇川区学田街道千禧园社区,有一支名为“禧爱”的志愿服务团队,成员平均年龄52岁,他们身穿红马甲、手握记事本,关注小区治理、深化居社交流,为创建和谐小区、培育文明风尚默默奉献力量。

逐步落实措施 收获居民肯定

禧爱志愿服务社成立于今年年初,共有社员28人,其中党员9人。志愿服务社成立之初,成员们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难题。辖区高层小区天龙逸园电瓶车保有量大,由于车库在地下、地面空间有限,停放、充电、安全等成为难题。为此,禧爱志愿服务社成员与物业管理人员、社区党员在小区集中开展“平安千禧”安全巡查,发现飞线充电等问题隐患18处,对违规停放和充电的居民多次上门劝导,还就电瓶车“安家”问题收集意见建议。今年年初以来,“电瓶车棚建设”“智能断电保护”“僵尸车清理”等相关措施逐步落实,收获了居民的肯定。“车位与机动车通行互不干涉,楼道、电梯无违规停放,他们在居民中做了不少工作。”这支爱家园、不服老、肯奉献的团队积极发挥居民自治积极性,参与物业管理“六力共治”,逐渐为千禧园社区居民所知。

党群协同巡查 及时解决问题

从今年3月开始,禧爱志愿服务社与社区、物业公司、网格员联合开展了每周一次的巡查活动。1名网格员、1名物业人员、1名业委会或物管会成员组成“小分队”巡查,发现问题现场制定解决方案,就地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反馈社区协调相关部门处置。

学田东苑是一个建成已有20余年的老旧住宅小区,近年来小区车辆逐渐增多,原有路面不堪重负,多处出现塌陷、破损甚至形成坑洞。此外,部分楼栋外墙有墙砖剥落情况,影响过往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在社区对接安排路面与墙面施工队进场前,禧爱志愿服务社成员们与网格员对小区所有内部道路、楼栋外墙进行了全面“大体检”,一一记录位置留照。在施工过程中,他们又成为安全员、引导员、监督员,在每个施工点附近张贴警示标语,设置临时安全围挡和路障提醒来往行人和车辆,确保施工维修圆满完成。

结合网格党群服务站值班和小区巡查,志愿者们在心中记下了小区问题“民情账”,拉起基层治理“帮帮团”,实现了问题—需求—服务的有效对接。自成立以来共开展巡查活动31次,共发现问题107个,目前已解决88个。

充实服务内容 满足多元需求

“愿每一棵树都结出纪念的果实……”6月11日下午,在江苏工院艺术设计学院同学们的朗诵声中,禧爱志愿服务社交流活动正在社区“禧上梅梢”网格党群服务站进行。本次活动中,服务社代表社区与南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党支部、江苏工院艺术设计学院团总支签订共建协议、交流心得,进一步营造社区公益服务氛围。

今年年初以来,禧爱志愿服务社积极探索志愿服务与党建阵地有机融合,先后开展文明长效、法律咨询、矛盾纠纷调解、协商议事等活动23场,持续推进规范化、有形化、标准化建设,更好满足群众多元需求。从环境卫生美化到安全隐患排查,从移风易俗宣讲到公益慈善活动组织,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社区的热爱和对居民的责任。他们还积极担任“发掘能人”“舆情引导”等治理角色,充实“基层治理+志愿参治”服务内容,为社区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秦臻)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