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坚持靶向发力,整合各方资源,以理论宣讲平台、理论名师工作室为主阵地,充分发挥“百姓名嘴”作用,聚焦形式创新,全面深入开展党史宣讲,让“无声现场”变“有声课堂”, 让党史学习更有活力,让党史教育更有深度。
组建本土“专家宣讲团”,党史宣讲展正气
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从机关部门遴选 13 名优秀宣讲骨干,组建包括 2 名“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和 1 名“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在内的本土“专家宣讲团”,研磨 26 个宣讲课题。召开宣讲备课会,对宣讲团全体成员提出具体要求。宣讲团实行集体备课制度,统一思想观念,提升政治站位,强化意识形态,严把政治方向。开展集体备课,交流备课心得,安排成员到基层进行党史宣讲。
在备课、宣讲过程中,宣讲团旨在树立全局观念,坚持辩证思维,全面、准确、深入宣讲党史,弘扬正能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从党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激发起干事创业的热情。本土“专家宣讲团”“百姓名嘴宣讲团”“理论宣讲 志愿者”奔赴各区镇街道、村(居)企业、机关部门单位开展党史宣讲 200 多场。
发挥名嘴“孵化效应”,党史宣讲传热气
打造市镇村三级党史宣讲工作空间,以党史宣讲为重点,以理论名师宣讲示范为指导,以“百姓名嘴”接力培训为抓手,以宣讲志愿者入户宣讲 为终端,形成名嘴宣讲党史闭环系统。依托“理论微聊会”“板凳课堂”“老兄弟围聊会”“庭院微聊会”“邻里会”“咱村学 习乐”“青学社”等项目,充分挖掘海安的老红军、老革命、老党员、好人典型等资源,组织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 进企业、进单位、进家庭,开展党史学习微聊会,让微聊会托起小阵地,微群体联结大传递,微形式传播新思想,微力量实现深浸润。
积极推进“海陵薪火传承·百场党课巡讲”项目,依托“1 ×17×231”(1 个中心、17 个实践所、231 个实践站),发挥百姓名嘴“30×50”孵化效应,组织党校教员、中小学教师、大学生等理论宣讲志愿者在全市 861 个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点、5000 多个文明实践点,开展形式多样、丰富生动的党史宣讲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开设“理论集市、宣讲超市”,党史宣讲接地气
借助文明实践阵地,开设 20 多场“理论集市 宣讲超市”,以传统集市摊位形式构建理论宣讲集市,采取“百姓点单,名嘴讲史”形式宣 传“微党史”,打造“宣讲超市”。把党史学习送到田间地头、车间码头。通过现场“制作‘菜单’+群众‘点单’+志愿者‘接 单’+大众‘评单’”的模式,将党史宣讲推向基层群众,让群众在点单中听宣讲,在互动中学党史。党史宣讲志愿者变身“摊 主”,志愿服务变为“集市”,群众按需随心所“购”。
开展党史学习“习语金句名嘴讲”活动,“百姓名嘴”现场接受群众点 单,围绕传承红色基因、红军长征故事、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 崇尚英雄等主题,宣讲《军需处长把生留给别人,把死留给自己》《饿倒在粮食挑子旁的粮草官》《老兵“退隐”六十载 初心不 改写忠诚》等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再现当年情景,体悟革命先辈们的崇高品质和奋斗精神。“点单+情景+互动”宣讲,将党史学习教育以更接地气、更有活力的方式传递到群众身边、走进 群众心田。打造以“微宣讲 守初心”“微聊会 聚民心”“微服 务 暖人心”为主要内容的“三微三心”党史学习教育法,推动党史宣讲线上线下同步开展,促进党史宣讲从有形覆盖转为有效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