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如东 > 正文
如东县栟茶镇兴凌村:打“底色”提“成色”增“亮色”,谱写移风易俗新篇章
2024-04-28 15:26:00  来源:如东文明办  

近年来,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栟茶镇兴凌村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向纵深发力,坚持标本兼治打底色,守正创新增亮色,统筹培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从比排场到比家风,从推着干到争着干,村民间的人情债少了,人情味儿多了,一股文明新风正在悄然兴起。

以常抓不懈破除旧习,擦亮文明底色

风气日渐,往往积习日久。面对根深蒂固的陈规陋习,兴凌村突出问题导向,把治理陋习和转变观念结合起来,把惩罚曝光和正面引导结合起来,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切入点,全面发力、常抓不懈。一方面,充分征集村民意见,订立完善村规民约,强化以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形式推动移风易俗,从源头对社会性、顽固性陈规陋习实现长期约束,同时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移风易俗好经验、好做法,潜移默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另一方面,成立了由村“两委”干部、党员、乡贤、五老等担任成员的红白理事会,引导村民合理简办红白事,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传导和监督作用,对大操大办、阻挠移风易俗的典型,进行教育、规劝、批评,及时刹住不良风气的传播途径。

以正向激励引导转变,增添活动亮色

堵不如疏,移风易俗关键在于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兴凌村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以正向激励让移风易俗工作从“推着群众走”变为“群众带头走”。一方面,以小家作为切入点,从村民中挖掘和推出“好长辈、好儿女”等“最美典型”,以传承好家风引领好民风、带动好乡风。另一方面,建立“积分超市”,记录群众文明新风和道德践行情况,完善月排名、季通报、红黑榜等对比机制,并将好做法、好案例进行宣传,在“你追我赶”中激励群众形成积极向上的文明新风尚。

以喜闻乐见营造氛围,砥砺幸福成色

兴凌村始终以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坚持“破立并举”,用传承和发展好新时代民俗文化,改善乡风文明的“土壤”,推进移风易俗深入人心。一是借力传统节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充分挖掘节日的文化内涵,在节日活动上推陈出新,让人们摒弃繁杂的仪式,回归真诚交往的本质,让民风更淳、乡情更浓。二是做优志愿服务。依托“心邻驿家”志愿服务驿站,开通群众“心愿信箱”,以“微心愿”启动“微服务”,释放“微能量”,编织出爱心服务立体网络,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三是繁荣群众文化。完善村内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积极整合、用活文化资源,依托道德讲堂、村史馆等文化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曲艺节目,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乡土氛围,让人民群众的满足感、幸福感、获得感成色更足。

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是一项铸魂工程。下一步,兴凌村将继续把移风易俗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入点,立足村情实际,坚定“移”心,善用“巧”力,引导广大群众争做移风易俗的践行者、引领者、宣传者,让文明润泽乡土,新风滋养心田。

责编:如东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