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如皋 > 正文
如皋市文明皋光行记丨长江镇义圩社区:小厅堂撬动大文明
2025-05-14 09:29:00  来源:如皋市文明办  

“600元就能操办一桌家乡味的婚宴,厨房敞亮、餐具干净,亲戚都说比酒店热闹又实在!”今年正月,如皋市义圩社区居民马汝国在社区易俗堂为儿子操办的婚礼,成为群众口口相传的文明新风范本。

这座由闲置场地改造的易俗堂,正以“省钱不省情”的创新实践,为新时代文明乡风建设写下生动注脚。

从“面子焦虑”到“文明新风”的民生突围

两年前的义圩社区,红白事账本令人咋舌:婚宴平均花费8万元,丧事动辄连摆三天流水席。攀比之风盛行,人情债成了压在群众心头的巨石。社区党总支书记薛井全在调研中发现症结:“群众不是不想改,而是需要既能维系人情、又能减轻负担的转型平台。”

转机始于一场“问计于民”的文明实践行动。社区两委召开了12场群众议事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最终敲定将600平闲置场地改造成多功能易俗堂,取名“义泽堂”。

180天攻坚克难,标准化厨房、消毒设备、免费餐具一应俱全,既保留传统乡宴的烟火气,又根治了卫生顽疾,赢得村民一致称赞。自2024年7月试运营以来,已承办21场红白事,平均每场节省开支超50%。

三支队伍织就文明实践服务网

如何让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社区创新构建文明实践“三支队伍”服务体系:退休干部、老教师组成理论宣讲队,把移风易俗政策编成顺口溜;红白理事会成员成立“义路同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推行红白事“六个一”标准流程;社区干部组建“心连心”服务队为特殊群体定制488元“暖心套餐”,实现精准帮扶零距离。

今年春节期间承办的婚礼中,陶大姐家摒弃豪车列队,以村民自编的《文明新风赞》广场舞迎亲;王大爷家的寿宴用定制文明手册替代奢华伴手礼,宾客们纷纷拍照“晒圈”。

从场所革新到心灵蝶变的治理跃升

阵地活用催生“连锁反应”。重阳节42位老人共品长寿面的“百家宴”,暑期儿童绘制的移风易俗漫画展,春节前百姓狂欢的“小村村晚”......这个曾经闲置场地,已升级为集文明实践、文化惠民、移风易俗于一体的“精神会客厅”。居民马大姐的观察颇具代表性:“现在办酒席不拼排场拼创意,在这里办酒席,热闹不减,面子更足!”

从“面子消费”到“里子幸福”,从“阵地建设”到“心域治理”,义圩社区的探索揭示出基层治理的深层逻辑:当改革接住了地气、暖了人心,移风易俗便不再是“任务”,而成为群众发自内心的选择。

如今,“义泽堂”的灯笼照亮的不仅是乡村夜色,更映照着新时代文明乡风建设之路。这里发生的故事证明:只要找准情感共鸣点、把握文化传承脉、筑牢服务保障网,传统习俗完全能在文明实践的土壤中焕发新生,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精神动力。(翟季姝、马俊)

责编:如皋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