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连云港 > 正文
(连云港)柏纪荣:甘守乡村三尺讲台 乐做村里娃的“摆渡人”
2020-05-29 16:32:00  来源:连云港日报  

悠悠三十载,桃李满天下。柏纪荣是连云港赣榆区的一名乡村教师,34年来,她放弃了去大城市发展的机会,始终与山村孩子在一起,用母爱为他们撑起了一片绿荫。由于教学成绩突出,她先后荣获“中国好人”“全国模范教师”“江苏最美乡村教师”“江苏好人”“江苏省爱生模范”“连云港市道德模范”等称号,却依然保持着质朴无华的赤子之心。

妙龄女孩扎根山村小学

没有围墙的校舍、摇摇欲坠的门窗、缺胳膊断腿的桌凳……这是柏纪荣初次来到大树村小学见到的情景。

1986年8月,柏纪荣从连云港海州师范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黑林镇大树村小学。大树村地处偏远山区,穷山秃岭,出了名的贫困。当柏纪荣走进教室,孩子们兴奋地围拢上来。大树村因处于贫困山区留不住老师,当校长熊方冕道出实情,出生在农村的柏纪荣倍感凄凉。

“一棵树一旦出生,就站在那里坚守一生,无怨无悔,就让我来做一棵这样的树吧!”当晚,在昏黄的煤油灯下,柏纪荣一笔一画地记录心路轨迹,泪水模糊了字迹。从此,柏纪荣开始了山里生活,吃百家饭,住旧仓库改造的宿舍。教学更是举步维艰:没有教参,她长途跋涉去县城买来;没有教具,她动手制作;门窗桌椅坏了,她带领孩子们修补……村民说,这几间简陋的教室越来越像个学校的样子了。

夫妻同心坚守三尺讲台

1987年,柏纪荣遇到了同为乡村教师的熊传京,二人志趣相投,相约当一辈子乡村教师夫妻。本以为夫妻俩将会一辈子投身乡村教育事业。然而,1993年,在下海经商潮中,柏纪荣的家庭面临了考验。

“纪荣,我们去深圳,那里有很多机会!”熊传京决意南行。“要走你走!我丢不下这些孩子。”柏纪荣一口回绝,在她心里,农村孩子的前途比命还重要。

两人大吵一架,不欢而散。第二天,熊传京背上行囊去了深圳。此后,尽管柏纪荣再三写信恳请丈夫回来,熊传京却不为所动。

是一次“灾祸”解开了熊传京的心锁。1994年5月的一天,柏纪荣不满三岁的儿子,在玩耍时不慎跌落湍急的河水中,是自己的脑瘫学生小徐跳入水中,把儿子救回岸上。在医生的急救下,儿子转危为安。

“这里有这么好的孩子,你怎么能走呢?回来吧,我们继续做乡村教师夫妻档。”当晚,柏纪荣写下的这封信没有像往常那样石沉大海,而是让丈夫重新回到了山村。那时熊传京开办的影楼生意红火,他说,是山里人的质朴善良打动了他,让他情愿重做一名教书匠。

爱生如子奉献青春热血

34年间,不少教师不甘山区寂寞,来了又走,学校教师一直缺编严重。柏纪荣课务重、杂事多,然而,面对各种诱惑,她始终坚守三尺讲台,对山村孩子不离不弃。

2000年,柏纪荣调到黑林镇中心小学工作。该校地处偏远山区,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不少孩子成为留守儿童。柏纪荣号召全校女教师组建“爱心妈妈”团队,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由“爱心妈妈”团队成员轮流值班,通过开设免费亲情电话和网络视频,让孩子们和父母面对面交流,并及时和留守儿童交流沟通,解决他们成长中的烦恼。同时,积极筹措助学资金并动员社会力量帮助留守儿童,每当学校的孤儿、留守儿童有困难时,她总是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尽力所为。

在柏纪荣的班里,有一个聋哑女孩小蕾(化名),对于她,柏纪荣总是给予更多的耐心和鼓励。课堂上小蕾咿咿呀呀地“发言”总能收到柏纪荣竖起的大拇指和孩子们的掌声。课后,柏纪荣试着用对口型、手比画的方法和她交谈,没想到有一天小蕾真的开口讲话了,她艰难发出的那一句“是(谢)……是(谢)……老……丝(师)”永远刻在了柏纪荣的心里。

在黑林镇中心小学有个特殊的女孩小铄,她手臂手指无力、腿脚不能走路,几近瘫痪,上学最大的难题是不能自己上厕所。在征得班主任刘广芳及任课老师杨雪的同意后,柏纪荣组建了一个以刘老师为主的三人“爱心小组”,并筹资为小铄购买了价值千元的轮椅。抱她上厕所、把屎把尿、推她到操场参加活动、陪她观看其他孩子做游戏……“爱心小组”义务承担了抱小铄上厕所及课间活动的所有事务。在“爱心小组”的呵护下,小铄的脸上一天天地露出笑容,学习成绩直线上升,被评为市、县优秀少先队员。

柏纪荣将人生最美好的岁月献给了农村。她不仅教书育人,还照顾残疾儿童,把一点一滴的关爱倾注到山区里的每一个孩子身上。柏纪荣在日记里写道:“为了山区的孩子,我甘愿做一辈子的渡船,把学生一个个送向理想的彼岸。”

责编:连云港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